“一般觀點認為,在新一輪工業革命重大轉型中,智能化、自動化將成為大勢所趨。雖然現今對于這場革命最先在哪個領域取得突破還沒有定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定制化、差異化將扮演重要角色。
云頂之爭
1月14日,光洋中大型亞微米級集成智能控制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大連舉行。
在光洋科技的生產車間,我們看到一臺配置光洋科技GNC61高檔數控基礎機床系統,GDU全數字伺服驅動器及電機、高精度位移傳感器,自重達8噸的五軸龍門加工中心在全閉環控制下,以英國RENISHAW的XL80(精度標準0.3um/m,分辨率1nm)激光干涉儀為檢測裝置,實現了0.5um/m的定位精度和0.1um的重復定位精度,工作運動機械分辨率可達0.1um。據悉,該項目已經入選國家高檔數控機床重大專項。
“賣機床不是光洋的目標。”光洋科技董事長于德海告訴記者,他更看重的是這臺機床在公司集成控制技術的綜合運用下,讓機床的精度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為用戶提供完整數控解決方案才是光洋科技的職責。”
據了解,光洋科技目前最新旗艦級別數控系統產品GNC60/61,模塊化GDS系列伺服驅動、力矩電機、直驅數控回轉工作臺、擺角銑頭,國內最高分辨率(16384)正余弦位置/角度信號細分裝置,構成了光洋科技在數控領域完整的技術鏈和產品鏈。
“2011年我國進口機床總額就達到100億美元,2012年預計會接近150億美元。”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高級顧問邵欽作說,進口機床特別是高檔進口機床的持續高位增長與去年整體機床行業的清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因此替代進口需要更快的加速度。
而高檔數控系統或者是數控集成部件更是“重災區”。不僅是在進口機床當中,即便是國產中高檔機床,西門子、發那科的數控系統也是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我們新推出的GNC60/61系列數控系統完全可以與其媲美,有些功能甚至更優。”光洋科技總工程師陳虎說,比如新系統采用多通道控制技術,單臺系統最多可以支持8個不同加工任務的控制,也可以最多支持16個伺服執行聯動。
此外,其采取的雙驅控制技術可以滿足重型機床驅動的需要以及“重心驅動”設計理念在精密機床上的應用。同時為了支持數控機床復合加工化的潮流,新系統也特設車銑復合技術,對于旋轉軸均可以實現主軸和C軸的雙重配置,可自由通過M代碼切換。
根深枝茂
所謂根深才能枝茂,GNC60/61數控系統的成功亦是建立在光洋科技堅實的技術基礎之上的。
實際上,數控系統現場總線和開放式數控系統一直是制約數控系統行業發展的瓶頸。
“中國生產線的發展走過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的路,相關先進設備(特別是標準化設備)都已經移植到了中國,所以目前這種通過標準設備的采購來進行產業升級的階段已經過去,生產線的再建設需要中國人自己去創新。這時,經過二次開發的抑或是差異化大規模智能設備的研發就顯得尤為重要。
2007年,光洋科技將原先的GLINK總線全面升級為光纖通訊,100Mbps的高速光纖介質使得整機中樞神經可以快速反饋,并保證嚴格同步運行,并將包括機床各坐標位置、負載率、溫度等物理量傳回數控系統。
除了高速的信息交互,精準的高頻度控制調度———GRTK實時內核,可以實現每秒數千次的精準控制任務調度,使運動控制運算、人機交互高效有序運行,對實時鐘響應延遲十萬分之一秒,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高性能數控系統處理器運算資源。
傳感細分技術將來自直線/角度傳感器的信號進一步進行細分處理,最高提升物理分辨率達16384倍,細分處理過程在五百萬分之一秒內瞬間完成。
在光洋科技研發中心,記者看到僅有手提箱大小的一個智能控制器,就能模擬幾十噸重大型機床的全套動作。這臺體積只有0.05立方米的小裝置,受到了前來觀摩的國內外專家的高度關注。據介紹,這臺開放式開發系統通過內置的“數控仿真模擬系統”,像打電腦游戲一樣,能模擬操控龐大的數控機床,既可完成工具切削、功能部件加工,還可簡單編程,對機床工藝技術進行深度研發。
在現場,于德海宣布,短期內他們會給國家重點院校、研究院所、骨干企業、重點用戶贈送一批這種開放式系統,作為社會研發、培訓的工具,便于結合各自特色、工藝需求進行二次開發。
心無界業無疆
經過近十年的技術創新、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產業鏈整合,光洋科技在國內首創涵蓋總線式高檔數控系統、大功率伺服驅動、高精度位置角度傳感及補償系統、力矩電機及驅動、直驅式關鍵執行部件、高檔數控機床的完整數控技術鏈和產業鏈,成為同行業國際上首家在一家企業實現完整數控技術產品產業鏈的企業。
“如何實現定制化、差異化,對于裝備制造業而言,智能集成控制平臺的搭建為其提供了一種可能。
上面提及的8噸重五軸龍門加工中心也大多采用了光洋科技的自產部件。400多人規模的企業,卻有著眾多的產品品種,涉及如此長的產業鏈,這在世界機床行業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