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汽協會發布了2012年全年的汽車產銷情況,并判斷,我國汽車市場已經進入了平穩增長階段。這與中央對我國宏觀經濟“穩中求進”的判斷達成一致,同時也意味著我國汽車工業進入了新一輪的結構調整階段——從追求量的增長和規模擴張,逐漸轉到追求品質和效益的提高上來。
首先,乘用車、商用車會在占比上進一步拉大差距,乘用車將在整個汽車銷量中占據更大的份額,同時也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長期以來,由于歷史原因和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我國汽車工業一直存在著商用車比例偏大、乘用車比例偏小的現象。經過多年的調整,乘用車與商用車之間的地位發生了大“逆轉”。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乘用車銷量為1549.52萬輛,實現了7.1%增長率,占整體汽車銷量的比例為80.26%;而整個商用車銷售為381.12萬輛,同比下降了5.5%,在整體汽車銷量中的占比為19.74%。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乘、商之間的結構調整還會持續,乘用車的比例還將繼續加大。在中汽協會對2013年的預測中,乘用車預計銷量為1680萬輛,占總體銷量的81.36%。
究其原因,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出行半徑的擴大,旅游、戶外等生活方式的普及,都保障了作為消費品的乘用車的市場穩步增長;另一方面,由于中國經濟在逐步改變過去鋪攤子、上規模的發展模式,轉而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從而會不斷減少對項目的盲目投資,導致作為生產資料的商用車市場需求下降。
然而,不得不提的一點是,隨著乘用車需求的增長,我國私人汽車的保有量會越來越大,隨之將會產生更為嚴重的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和停車困難等問題。這不僅對我國城市管理者將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用長期的、科學的辦法來疏導汽車產業與社會之間的矛盾,也對我國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在乘用車市場內部,消費需求將進一步升級,人們將傾向于選擇級別更高、品質更好、更安全舒適的產品,這也將帶動各個車企內部的產品結構調整,使其更專注于某一細分市場或高附加值車輛的研發與推廣。
目前,由于我國正處在汽車消費迅速擴張的階段,汽車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加上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分配改革和收入倍增計劃,乘用車市場長期增長的動力仍在。不過,隨著居民購買力的提高,采購第二輛車及升級換購的比例將逐步加大,加上汽車價格穩步走低,以及部分城市限購導致人們獲取牌照的成本增長,購買“更高端”的汽車產品不可避免。
以2012年為例,汽車高端化的走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得到印證:第一,豪車市場冠、亞軍跑得更快。據統計,奧迪在華銷量達到40.58萬輛,同比提升29.6%,寶馬集團旗下BMW和MI鄄NI品牌在華全年總銷量達32.64萬輛,同比增長40.4%;第二,中級轎車更加受消費者青睞。在2012年銷量排名前十的車型中,中級車占據8席,福克斯、凱越、朗逸、捷達、帕薩特、寶來、朗動、科魯茲等車型年銷量均超過20萬輛;第三,SUV市場依舊火爆。全年銷量超過200萬輛,同比增長25.5%,除了途觀、CRV、IX35、逍客、Q5、智跑等合資品牌,長城哈弗、奇瑞瑞虎、比亞迪S6等中國品牌均表現不俗;第四,A00級小型車市場繼續萎縮。根據最新一期的《中國汽車工業產銷快訊》,幾款具有代表性的A00級產品同比銷量2012年都出現下滑,奇瑞QQ3全年銷售15.38萬輛,同比下降了4.62%,吉利熊貓全年銷售3.17萬輛,同比下降了28.82%,長安奔奔銷量為6.67萬輛,同比下降了25.98%,比亞迪F0銷售4.7萬輛,同比下降43.15%。
這種走勢也在影響著企業對內部產品結構的調整。
比亞迪一位負責人曾告訴記者,F0銷量的銳減是企業有意為之。這位負責人表示:“我們現在不想再簡單靠量的增長來發展,而是希望用更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占領市場,比如,我們的速銳、S6等。”
長城、吉利也是如此。如2012年長城哈弗以28.12萬輛的成績摘取SUV市場的銷量桂冠,吉利帝豪EC7全年銷量接近15萬輛,同比增長了51.66%。
再次,隨著社會環境、能源、交通等問題日益緊迫,及人們節能環保、綠色出行意識的增強,更環保、節能的汽車產品也將加快進入公眾的購車選擇范圍,隨之企業也將在節能環保新技術上投入更多。
最新一期的《中國汽車工業產銷快訊》顯示,2012年,江淮同悅純電動車銷售達2485輛;比亞迪e6純電動車銷售1690輛,同比累計增長321.45%,F3DM混合動力車型銷售1201輛,同比增長95.92%;奇瑞QQ3電動車銷售3129輛,同比增長44.39%;一汽豐田混合動力車型普銳斯銷售2434輛。
這種節能減排的消費取向,加上2012年國家公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調動了企業在新技術開發上的積極性,影響著企業的技術開發方向和進程。上周,比亞迪就在京發布了其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研發成果——雙向逆變式充放電技術和DMⅡ代混合動力技術。
總之,在內外因素交織影響下,汽車產業還需不斷努力調整,滿足在安全、品質、服務等方面不斷提升的消費者需求;同時支持、引導上下游產業和關鍵技術的發展,做到與社會發展相匹配、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