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中的光伏產業迎來利好。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光伏發展“5條新政”,業內人士表示,“5條新政”對江蘇針對性很強,利好效應值得期待。
直面困境:
首提嚴控新上項目
當前,光伏產業面臨的問題首推產能過剩。據國家發改委統計,國外光伏需求驟降后,近兩年急速擴張的產能失去市場支撐,今年國內1∕2的光伏產能閑置。目前,我省光伏產值分別占工業總產值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的3%、15%,光伏組件產能和產量均占全國的50%和全球的30%。省發改委有關人士透露,21日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省領導在講話中將把“積極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單列為一個子項,確定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點任務,“提到這樣的高度以前少有”。
過剩產能如何化解?業內人士介紹,一是拓展國內需求消化一批,二是支持企業“走出去”轉移一批,三是推動兼并重組整合一批,四是強化環保、安全、能耗等門檻淘汰一批。新政要求,嚴格控制單純擴大產能的多晶硅、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減少政府干預,這是國家最高層首次明確提出光伏限產要求。
拓展內需:
鼓勵單位社區光伏發電
目前,我國光伏產品的90%用于出口,能否順利開啟國內市場,直接關系到光伏“起死回生”。
“我省光照資源不如西部,以現有建設成本,光伏上網標桿電價需每千瓦1.3元左右才能盈利,國家每千瓦1元的‘一刀切’電價相對偏低。”省經信委副主任顧瑜芳介紹。此次新政中,允許各地制定區域上網標桿電價,并根據成本變化合理調減上網電價和補貼標準。
限產擴需,其實是在倒逼企業加快轉型。蘇州阿特斯電力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28.5%,董事長瞿曉鏵表示,公司已從“單純制造商”向“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明年“整體解決方案”將貢獻50%的銷售收入。
新政明確,鼓勵單位、社區和家庭安裝、使用光伏發電系統,有序推進光伏電站建設。瞿曉鏵表示,“分散開發、就近利用”是光伏電站的最大優勢,屋頂將是競爭焦點。自11月1日小型光伏電站免費并網政策出臺后,我省已受理33個項目并網申請。在財政部剛核準的第二批“金太陽示范工程”中,我省收獲26個示范工程,成為項目數和裝機容量均最大的省份。這些項目中,大部分都是屋頂電站,表現出強大的應用潛力。
政策落地:杜絕政出多門無人協調
目前,銀行對光伏產業采取信貸壓縮政策,使企業貸款難度、融資成本大增。眼下年關將近,大批貸款即將到期,融資問題迫在眉睫。對此,省領導近期指出,對于光伏行業的骨干企業、龍頭企業、優秀企業要重點支持,省里發展光伏的戰略決策沒有變。
不過,光伏企業仍不無擔憂。過去半年,為尋得優質屋頂資源,多家光伏企業把各個城市“翻得底朝天”。“從工業廠房、大賣場、體育場到部隊營房、監獄監舍,甚至坐在電腦屏幕前用‘百度地圖’逐個城市排查。”無錫二泉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最近拿下當地1個10兆瓦的屋頂項目,為湊齊所需的屋頂面積,與10多家當地企業經歷了艱苦談判。
“目前,各類支持光伏產業的政策出臺了不少,但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多個標準,企業很難適應,無形中增加了協調成本。”瞿曉鏵毫不諱言。光伏產業政策落實的現狀不盡如人意,當務之急是以國務院“5條新政”為契機,把相關政策歸類、細化,落到實處。比如,屋頂資源要明確一個部門來專門做調查統計,“在政府缺位的情況下,僅靠企業來推動示范工程難成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