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動汽車,樂觀者如是說:資訊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an)在其《2013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戰略展望》報告中稱,隨著成本下降,2018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270萬輛。而悲觀者則說,即使在美國,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加起來所占的份額仍不足1﹪,遑論其他市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將有何表現,決策者和消費者又將如何選擇?
政府補貼力度越來越大
北京市交通委負責人近日表示,在北京購買純電動汽車仍需要通過搖號的方式,指標將從每月兩萬輛機動車中劃出一部分,使總量保持不變,每輛純電動汽車用戶將獲得約12萬元的補貼。北京市交通委科技處李華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要控制總量,所以要通過搖號,但是因為先期的人數少,可能剛開始的時候中簽率會高。”
據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陳貴如介紹,《北京市私人購買純電動車小客車管理辦法》已報到相關政府部門審批,目前未接到要求對其進行修改的通知。北京市對電動汽車的態度是穩妥推進,《管理辦法》有望在11月底正式出臺。
雖然購買電動汽車參加搖號,但剛開始中簽率應該很高,還有政府補貼,因此,很多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相當期待。但電動汽車作為一種新的出行工具,涉及安全、價格、充電設施等諸多問題。陳貴如介紹,《管理辦法》一直未正式出臺,一方面是政府態度謹慎,另一方面也是給整車企業、相關配套、售后服務等各個消費者關心的環節完善的時間。
鑒于巨大的市場前景,即便政策尚未出臺,很多汽車企業已經準備好了產品。如果《管理辦法》正式出臺,又沒有地方保護的話,北京市民將迎來一個多姿多彩的電動汽車時代。
續航仍是大問題
即使解決了自家充電樁問題,開著電動汽車出門還是有點擔心會中途沒電。在通過對幾款電動汽車的試駕對比后,《中國汽車報》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事業部運營總監紀會卿認為,對于北京這樣的大城市,300公里續航里程是最低限。在開北汽E150EV和長安E30時,由于續航里程不超過200公里,紀會卿出門前要先做規劃,都去哪兒、在哪兒能臨時充電,這些都要計劃好。如果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達到300公里,開著它就不會焦慮,不用擔心路上找不到可充電的設施。當然這個里程因人而異,有人生活半徑小,或者所在城市小,自然不需要太長的續航里程。
充電樁要先建
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透露,今年本市將有5000輛電動汽車上路,其中包括首輛私家電動汽車。閆傲霜表示,作為緩解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的重要措施,新能源汽車的各項補貼措施也將同步實施。今年本市還將擴大充電樁的建設,選擇合適的停車場等新建充電樁,共計新建6000個。
想開電動汽車,第一件事就是要裝上充電樁。可一提到充電樁,很多消費者都會有畏難情緒,覺得如果自己想辦法在小區里裝充電樁,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紀會卿用切身經歷告訴記者,只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安充電樁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首先是申請,紀會卿說,向北京市電力公司提出申請后,很快就獲準了,并轉給了海淀區供電局,沒過多久,技術工程師前來看現場,提出施工方案。 “當我向物業的電工張師傅提出安裝充電樁的要求后,張師傅說要請示領導,他的領導則表示要征求業主委員會的意見。”紀會卿說,“協調好業主委員會,還要協調消防部門。小區物業的人告訴我,他們擔心消防部門檢查時看到安裝了充電樁,認為不安全,如果這樣的話會被罰款。”
消費者最擔心半路沒電
如果給你一輛電動汽車當座駕,你最擔心出現什么狀況?多數人的答案是“沒電”。不錯,電動汽車之所以總是讓人心中惴惴,就是因為害怕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時,車子突然沒電了。已試駕了幾個月電動汽車的紀會卿則認為這種擔心完全沒必要。他告訴記者,“我現在開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安在了單位,所以在單位我一般盡量充滿電。由于電動車使用的是普通的電源,在家我也插上,一般能充到夠用。如果開著車出門辦事,我就特別留意哪有電源,其實,只要用心,你就會發現,電源到處都有。比如公共停車場,總有些電源是他們自己保潔啊什么用的。這時只需給人家5塊錢,就能充個幾十分鐘。”
開電動汽車半路沒電了怎么辦?這個問題對于紀會卿來說不是問題。“給你舉個例子,比如我開的這款車充一次電跑300多公里。充滿一次跑6個小時。其實你知道,是夠用的。大家對半路沒電都很擔心,我們有個活動叫‘電動北京伙伴計劃’,給北京市民提供試乘試駕的機會,其實我一直建議大家去試試看”。為打消私人用戶對使用電動車的一些疑慮,“電動北京伙伴計劃”推出一個活動,給很多準備租用或購買電動車的市民提供試乘試駕的機會,讓用戶體驗真正零排放、零油耗的駕乘樂趣。“參加試乘試駕后的車主通常有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在試之前,大家覺得有各種各樣的疑問,質疑說這個車子半路沒電了怎么辦?在什么地方充電等等,但是實際試完后就沒有問題了,大家覺得這些事沒有想象的那么復雜”。
電動汽車中國處于比較領先位置
中國在電動車的研發和生產方面依然具有優勢,在亞洲國家比如日本、韓國,歐洲如德國這些地方,整體都處于一個摸索的狀態,觀點也不一樣,有的國家的汽車廠家發展相對比較小型的電動車,完全做一種通勤車,就是上下班來使用的。有的廠家做得比較大,把電動車的服務對象定位于普通車車主。
縱觀國際電動汽車市場,美國發展得比較好,除了特斯拉以外,還有沃蘭達之類品牌。以特斯拉為例,它在做車的同時,自己解決電的問題,當你購買比較高檔的一款車,用電不花錢,特斯拉自己建好了很多充電站。那么特斯拉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