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材料研究實驗室是世界公認的五大材料研究中心之一,研究范圍寬廣,在全球范圍內影響力巨大。復合材料研究所(LosAlamos)則是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與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合作成立研究項目,主要從事金屬復合材料和工程材料方面的研究。此外,先進材料中心(MC-CAM)則是與日本三菱化學公司(MitsubishiChemical)合作成立的研究機構。
賓夕法尼亞大學,主要研究如何研發新型高強度、高韌性合金材料,致力于金屬間化合物的基礎系統研究,比如鈦鋁合金和銀鉬合金等。
此外,康涅狄格大學、密歇根理工大學、田納西大學、奧本大學、新墨西哥礦業技術學院、密蘇里大學-羅拉分校、普渡大學、凱斯西儲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伍斯特理工學院等院校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名氣雖不如MIT等名校,但這些學校的材料工程偏重金屬材料的研究,各有千秋。
康涅狄格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IMS)成立于1965年,是一個先進材料研究中心,研究所占地面積達80000平方英尺。該研究所材料科學方面的研究橫跨金屬聚合物、金屬納米材料、生物醫學金屬材料等領域。此外,該研究室擁有一系列生物金屬材料、金屬材料加工、金屬機械材料測試、核磁共振及磁檢測、金屬粉末特征等相關的先進研究儀器設備。
“美國學校做的也都是基礎方面的研究為主,很多學校研究資金的來源都是NASA。”一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機械與宇航工程系研究員表示,“就增材制造(3D打印)涉及的金屬材料方面,美國做得比較好的學校有德雷克賽爾大學、密蘇里大學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等。”
“在以上大學中,德雷克賽爾大學的鈦合金、鎂合金研究比較出色,鈦合金可用于人造植入物,鎂合金可以溶解,用于飛機制造。密蘇里大學準備要做這方面的研究,最近剛爭取到資金支持;卡耐基梅隆大學研發了10年的鈦合金,但沒什么特別的成果。”上述研究員進一步表示。
美國國家增材制造創新研究所陣容龐大
在美國,除了世界鼎鼎有名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阿貢國家實驗室、埃姆斯國家實驗室、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設有專門的研究金屬材料團隊之外,還有一些并不耳熟能詳但是在高端金屬研究領域極具地位的研究所,其中包括美國金屬加工技術國家中心(NCEMT)、美國國家增材制造創新研究所。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下設一個專門的材料科學和技術部,該部門是由之前的凝聚態物質科學部和金屬與陶瓷部整合而成的,金屬方面的研究涉及合金、材料在極端環境,如高溫、強腐蝕性介質、強輻射下的交互以及材料的物理應用,其中包括材料的超導、熱電、儲氫、光電催化、能源存儲性能等。
埃姆斯國家實驗室材料制備中心(MPC)對金屬的研究開發業界知名的,在2013年1月份,美國能源部宣布在該實驗室設立重要材料研究所(CMI),主要目的是解決維護美國能源安全所需的稀土金屬和其他材料短缺的問題。
美國金屬加工技術國家中心專業研究范圍包括金屬的澆鑄、半固態、成型、焊接和粉末冶金,其中粉末冶金等靜壓技術的研究處于前沿。
“鈦合金在航空航天領域用得比較多,現在可以用激光及電子束加工成型,這些金屬加工技術是這幾年才興起來的。”前述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員向記者表示。
而這位研究員提到的用激光和電子束加工成型的技術正是近年來炒得火熱的3D打印,也叫做增材制造。作為科技強國,美國在這方面自然不甘人后,2012年10月,美國在俄亥俄州揚斯頓成立了首個世界前沿的國家增材制造創新研究所(NAMII)。
美國國家增材制造創新研究所由來自行業、學術界、政府和勞動力發展資源領域的成員組成,是奧巴馬政府提議在全國建立的15個制造業創新學院的一個。
目前該研究所至少擁有85家公司,主要包括全球知名的特種金屬生產商阿勒格尼技術公司、馬丁航空公司,以及3D打印公司ExOne公司、波音公司、通用動力、通用電氣、IBM等企業,此外,還包括至少13所研究型大學,主要有卡內基-梅隆大學,凱斯西儲大學,肯特州立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羅伯特莫里斯大學,美國里海大學、阿克倫大學,匹茲堡大學、揚斯頓州立大學以及9個社區學院和18個非營利機構。
研究所所有成員的目標是將3D打印技術轉變成美國制造技術的主流,而研究所的主管愛德華·莫里斯也表示,美國國家增材制造研究所正探索方法,把美國制造業再次轉變成主導全球經濟的力量。
3D打印改變公司金屬加工方法
學術、研究和商業形成一體,相輔相成,不僅是美國眾多高校研究所和國家實驗室運營模式,美國很多大型公司的研究和生產相結合的模式也日臻成熟,波音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是當之無愧的典型。
美國波音公司是世界上航空航天領域規模最大的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軍用飛機制造商,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務提供商。除了設計和生產我們所熟知的民用飛機外,同時也是軍用飛機、衛星、導彈防御、人類太空飛行和運載火箭發射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先者,而且還處于無人駕駛系統軍事技術領域的前沿。
波音公司研發機構命名為鬼怪工程部(PhantomWorks),與該研究部產生的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相互映襯。在美國,有4000多名波音員工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