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受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等因素影響,我國光伏行業開始從寒冬走出,逐漸回歸理性,開始重新建立市場供需新格局。然而,當前中國光伏產業發展仍存在不少問題,其中主要由三大問題構成:產業整合、融資問題以及政府干涉。
一、產業整合
經過近三年的產業整合,全球光伏產業供求關系已經從2011年的70GW:27.5GW調整為2014年的60GW:45GW,遺憾的是在供求關系加速合理的同時,由于市場需求的過快增長,特別是對中國2014年14GW市場需求的期望,使得許多早已停產的企業又恢復生產,加劇了非理性的價格之爭,造成有競爭力光伏企業的毛利率難以快速恢復到合理水平,面對發展機遇有心無力。特別是近期出現的多晶硅價格上漲,而組件價格不漲,企業的合理利潤空間再度被嚴重擠壓。事實證明:大批無競爭力企業退出市場之時,才是中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之日,整合的意義非同一般,整合的時間越快越好。二、融資問題
暫且不論光伏產業屬能源是規模經濟,投融資的規;前l展的基礎。僅就當前而言,無論加速產業整合,還是實現14GW電站建設目標,投融資問題都是十分嚴峻的。完成對無錫尚德的重組,順風光電已經付出30個億,預計還要付出30億,中國還有幾十倍于此的產能需要整合,資金的需求是巨大的;完成國家今年14GW的建設目標,資金的需求是1400個億,今后每年都是千億的需求,資金的需求更是巨大的、長期的。相對于此,當前的光伏產業金融市場品種單一、手段匱乏,通道不暢,輿論環境不好,更無規;裳浴]有金融支持,有競爭力光伏企業發展發展乏力;有競爭力光伏企業發展乏力,中國光伏產業難言發展。
三、政府干涉
在經歷“小陽春”的光伏產業背后,似乎正暗藏著巨大的隱憂。那就是一些地方政府似乎正在蠢蠢欲動,動用行政手段為光伏落后產能的死灰復燃推波助瀾。
就目前行業發展來看,雖然光伏企業通過技術進步與管理精細化,在努力地降低成本,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光伏產業依然整體缺乏競爭力。
就拿出口歐盟來說,在實行價格承諾后,我國光伏產品對歐盟的出貨量同比下降70%以上。這就意味著,我國商務部與歐委會反復談判爭取來的出口配額,卻因企業產品的品質競爭力不足,而白白浪費。
其實就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歷程來講,其在發育階段就被寄予厚望地拔苗助長,然后一路被小心“攙扶”,似乎從未學會獨立行走,政府的溺愛使其與生俱來缺乏市場化的基因。在市場環境好的時候,一部分企業可以“吃”成并不強壯的大胖子,然而“氣溫一變”,馬上就現出了弱不禁風的本質。
究其原因,各級政府對于光伏產業太過寵愛,不僅財政補貼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各種支持舉措也是層出不窮。在出口不暢之時,幫其拓展國內市場;在面臨市場正常的優勝劣汰之時,幫其輸血,以至于造成了如今行業兼并重組遲滯、品質競爭乏力的局面。
探討地方政府對于光伏產業始終熱情不減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與眾多新能源產業一樣,光伏產業的興衰已經脫離了經濟行為這一層面的含義,從而更多地“升華”到了關乎政府形象的高度。哪怕是一個嚴重虧損的企業,只要不破產,就是當地經濟轉型最好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