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被選中”
品牌商因為市場品牌影響力,在交易中有事實的壟斷市場地位和定價權,這會影響到市場發展,也會損害消費者權益
《反壟斷法》常被視為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憲法”,反壟斷是否有理有據,也是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判斷依據。2008年,中國《反壟斷法》出臺,在隨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僅看到了審批比利時英博啤酒收購百威啤酒、否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等少數案例。
但2013年,情況似乎出現了很大的不同。今年初,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宣布,韓國三星、LG、中國臺灣地區奇美、友達等6家大型面板生產商,因在中國大陸壟斷液晶面板價格,遭到國家發改委經濟制裁3.53億元。此后,從白酒業、包裝業,再到最近的黃金首飾和乳業等領域,國家發改委不斷祭出“反壟斷利器”。其中,不少企業被判罰了巨額罰款。
為什么要在這些領域進行反壟斷審查?
前階段,黃金飾品、乳業等行業的反壟斷調查引起了人們熱議。從范圍上看,不管是黃金飾品還是乳業、包裝等行業,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之前針對上海黃金飾品的反壟斷調查,就與此前國際金價的下跌及消費者的購買熱情有關。再比如,針對藥企的反壟斷調查,是與消費者對藥品的需求及藥品價格較高使其無法負擔有關。
因此,針對這幾個行業進行反壟斷調查,也意味著中國希望進一步向市場競爭模式發展。畢竟,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先保障市場機制的完善,而壟斷恰恰會影響到市場機制。
中國到了通過競爭性政策推動經濟發展,或是保持市場競爭與推出產業扶持政策“雙管齊下”的時候了。
從產業角度來看,之前調查的領域,如白酒、黃金飾品、乳業等領域的壟斷情況確實比較嚴重。據觀察,品牌商因為市場品牌影響力,在交易中有事實的壟斷市場地位和定價權,這會影響到市場發展,也會損害消費者權益。而從出發點看,此前這些反壟斷審查主要是針對終端銷售,側重于對消費者的消費保護。
針對這些領域進行反壟斷調查是一種保守、漸進的做法,國家從最弱的領域入手。而在其他國家,這些領域已完全市場化了,所以對這些領域的反壟斷調查也是為了促進這些領域的市場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