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已經于近期正式下發關于海上風電電價政策文件。文件定,2017年以前,投運的近海海上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0.85元/千瓦時,潮間帶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0.75元/千瓦時。2017年及以后投運的海上風電項目,將根據海上風電技術進步和項目建設成本變化,結合特許權招投標情況另行研究制定上網電價政策。
通知提出,鼓勵通過特許權招標等市場競爭方式確定海上風電項目開發業主和上網電價,以促進技術進步。通過特許權招標確定業主的海上風電項目,其上網電價按照中標價格執行,但不得高于同類項目政府定價水平。
按照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截至2013年底,我國已建成的海上風電項目共計430兆瓦,這距離“十二五”規劃提出的5000兆瓦的目標相差甚遠。此次上網電價的確定無疑預示著海上風電項目全面啟動時代的到來。
上網電價敲定
最近兩個月,國內海上風電項目接連迎來重大利好消息。
4月下旬,國內第二個近海風電場國家級示范項目——上海臨港海上風電場一期項目獲得上海市政府“小路條”,項目已進入開工前期準備階段。
如今,海上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的確定更將推動此類項目的拓展。截至2013年底,中國已建成的海上風電項目共計430兆瓦,而根據 《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000兆瓦,2020年底達到30000兆瓦,這意味著海上風電項目將迎來集中爆發期。
同時,清潔能源重大項目的建設成為能源發展重點,海上風電發展也不可或缺。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就表示,這是個政策信號,鼓勵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2005年至2010年,我國曾經迎來過風電的爆發式增長,年均裝機量呈現80%的增幅,但隨后的兩年內,嚴重的棄風限電現象將行業帶入低谷。2012年新增風電裝機量同比減少26.49%。
2013年,隨著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全國棄風率從2012年的17%大幅下降到2013年的10.7%,平均利用小時數從1890小時提高到2074小時,風電行業迎來復蘇。
根據目前確定的標準,到2017年以前,投運的近海海上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0.85元/千瓦時,潮間帶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0.75元/千瓦時。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對記者表示,招標電價的落實對于風電行業而言是巨大的利好消息,尤其是非招標海上風電項目的并網銷售工作將更容易開展,企業、投資者興建海上風電項目的積極性也會更高。
這一上網電價的推出,無疑將會成為實質性撬動國內海上風電市場啟動的關鍵性因素,蕭函認為,這是我國能源價格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定價確定后,未來價格形成機制也將逐漸落實。
市場蛋糕待瓜分
如果海上風電的規模如 “十二五”規劃發展,到2015年達到5000兆瓦,那么其背后的市場規模之大不言而喻。
據中信證券研究員測算,如果按照國家規劃的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達30000兆瓦的目標,海上風電遠景市場規模可達4500億~6000億元。
蕭函告訴記者,海上風電行業的市場空間非常廣闊,但短期內發展狀況并不太好。在目前,海上風電仍只能作為陸地風電必要的、有益的補充,技術問題、成本問題、并網問題、商業模式問題若不能得到及時解決,海上風電有可能成為“鏡中花、水中月”。
據悉,海上風電相對于陸上風電,項目綜合投資成本要高出一倍,如果其定價水平與平均0.5元/千瓦時左右的陸上電價相當,對應的項目內部受益率將難以達到市場預期,此前,業內專家建議海上風電的上網電價應該在0.8元/千瓦時左右,如今確定的標準與此相差無幾。
蕭函認為,0.85元/千瓦時的上網電價雖然并不能覆蓋企業層面的成本支出,但基本定價與市場預期相差無幾,已經投產、正在興建的海上風電項目不必為并網環節被拒收而擔憂,項目規劃、項目設計、項目施工、項目運營將更加順暢,民營自建海上風電項目數量也將穩步增加。
據了解,海上風電項目主要由風電整機、風塔及樁基、海底電纜三部分構成。海上風電的總投資中,整機、風塔、海底電纜等設備投資約占50%~60%。
據中信證券研究員測算,如果按照產業鏈主要環節投資所占比重來衡量,預計上述4500億元~6000億元的整體市場“蛋糕”中,整機及零部件等制造業市場可達2500億~3500億元,而海底電纜潛在市場規模可達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