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季度形勢研判報告》中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和出口增速降幅超出預期,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已經告別高速增長時代,將可能進入“深度調整期”。
據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銷售產值2.2萬億元,同比增長9%,較去年和前年同期分別回落了3.6和1.5個百分點。據業內人士分析,近段時間產業內突出特點是內部結構的劇烈變動、企業外部環境趨向復雜,而我國傳統整機產業規模優勢與主要產品市場低迷的矛盾日漸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提質增效的壓力將大幅增加。他表示,從一季度整個產業發展情況來看,部分企業經營狀況堪憂。比如,由于受到互聯網企業的沖擊,傳統電視制造廠商瀕臨虧損的邊緣;而通信行業企業雖然整體實力較強,但在蘋果、三星等巨頭的擠壓下,平均利潤僅為2%至3%。
而據業內人士對第二季度整體走勢預測,在市場環境方面,國內外宏觀環境依舊處于徘徊增長,對于產業的投資增速有小幅下滑,預計第二季度中電子信息制造業仍將維持低速增長。然而,可以預測的是政策效應將有可能帶來產業的集中爆發,特別是寬帶中國政策將推動寬帶基礎設施建設,4G牌照將在移動基站設施布局的基礎上帶動終端產品的增長,而醞釀預計將出臺的集成電路產業扶持政策有望積極增強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柱作用。
對于目前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現狀,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所長安暉直言不諱地描述為“進入不容樂觀的產業調整期”。
“產值增速急轉直下和出口增速由正轉負都是重要的信號,盡管還需要繼續觀察,但相當程度上可以預判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將可能進入一個深度調整期。”安暉說。
在他看來,能否有效緩解調整壓力,培育新的增長動力,要邁過好幾道坎。
安暉將其歸結為: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能否真正有所突破,如何擺脫對組裝加工發展模式的依賴,能否找到新的增長點并快速擴大市場,能否以品牌建設帶動海外市場的二次開發,能否實現從以制造為主向制造、軟件、互聯網、信息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產業結構轉變。
目前,傳統優勢行業增速明顯放緩,新的增長點正在形成但規模偏小。在此背景下,部分企業經營狀況堪憂。安暉特別提到,其中最突出的是彩電行業,由于受到互聯網企業的強力沖擊,行業效益持續下滑。“在當前經營模式尚不明確、電視內容服務未能貢獻效益的階段,互聯網企業普遍采用服務收入補貼電視整機價格的做法,”他進一步分析道,“這導致彩電價格迅速下跌,傳統生產廠商面臨利潤為負的危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