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照明經過十年的發展歷程,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從2003年產業規模90億元發展到2013年保守估計的2576億元。而隨著LED產業的飛速發展,加上照明行業的入行門檻偏低,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投身到這個行列中來,隨之而來的LED燈具品牌也越來越多,各種小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成批冒頭。
對于那些剛剛進入市場的小燈具品牌來說,既沒有太多的資金來啟動燈具市場,也無法借助燈具品牌的力量來影響市場,加上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多小品牌的生存已然陷入泥潭般的困境中。
新規施壓 小品牌遭遇雪上加霜
近年來,LED燈具行業發展飛速,其應用范圍也是日益壯大。但是2013年,歐盟出臺了新規,對LED燈具及其相關設備的功能性、安全性、能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LED行業,特別是出口歐洲的LED企業,將面對更多新的考驗。
的確,新規定實施所帶來的諸多壓力,對LED行業來說,可以說是又一重錘。為了讓生產的LED燈具產品符合新出臺的標準,LED企業不得不在選擇物料和零部件時,更注重質量,因而成本也會大大增加。這點對于大型的品牌LED企業來說還能承受,但對于小品牌的燈具企業來說,無疑問是雪上加霜。
特別是對于那些剛剛進入市場的小燈具品牌來說,在這種狀態下,生存壓力變得越來越重。
良莠不齊 小品牌品質多遭質疑
2013年,不僅國際上加強了對我國照明燈飾產品的檢測,國內的檢測標準與檢測力度也大大加強。很多大品牌的產品也被檢測出了不合格產品,更不用說小品牌,LED燈具被檢測出存在質量安全問題屢見不鮮。
同時,在消費者使用LED燈具產品時,小品牌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的比例遠遠要高于大品牌產品。在售后問題上,很多小品牌企業都沒有辦法去保障。這些原因導致消費者對LED產品喪失信心,很多經銷商也不愿意再去經營這種產品。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經銷商都寧愿去選擇有品質、售后保障的大品牌,這也造成小品牌在市場上的流通處境越來越困難。
自然,并非所有小品牌的產品都存在質量問題,在眾多小品牌中,還是有很多是真正想將產品、將企業做好做大的。但正如俗話所說“一粒老鼠屎毀掉一鍋粥”,在小品牌產品質量問題出現形成一定規模后,就會出現眾口鑠金,人云亦云的現象,這就導致消費者對整個LED燈具小品牌不信任的加劇。
步步緊逼 小品牌生存空間壓縮
伴隨著全球LED光源替換潮的紛至沓來,LED燈具市場“亮”了起來。正是在利好政策和良好市場前景的推動下,近幾年國內眾多傳統照明企業紛紛涉足LED照明領域。這些企業由于根基扎實,實力雄厚,在轉型做LED后,其品牌影響力較小品牌來說優勢明顯。再加上其原有的客戶基礎,小品牌在競爭上的優勢更是蕩然無存。
在前幾年,小品牌的產品在價格上與大品牌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優勢,但在LED產業越來越成熟規范后,LED企業經營成本越來越高,其利潤空間大大減小,再打價格戰無異于自取滅亡。加上大品牌產品的性價比逐步上升,小品牌在價格上的優勢已經逐漸變得微乎其微。
現在的市場分布情況是大品牌占據著一線市場,并將觸手延伸至二三線市場,而小品牌則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被迫將市場定位在二三線市場,生存空間被大大壓縮。
優勝劣汰 小品牌起得快倒得快
LED產業市場呈現持續擴大的趨勢,而LED越到下游企業投資越小,這使得投入LED照明的企業“如過江之鯽”。以有著燈飾之都的古鎮為例,其企業達數萬家,而這其中中小企業就占了90%以上,特別是小企業,占了絕大一部分,有很多甚至是以作坊形式存在。在古鎮,你可能還會看到,今天有一家做LED的小企業成立,明天也可能有企業倒閉。這種現象在古鎮并不稀奇!
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LED行業門檻低,入行非常容易,只要對產品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資金,就可以自立門戶。但是,這種企業在運作到一定階段后就會出現瓶頸,會面臨著很多難題,比如資金跟不上、產品定位不準確等一系列問題。很多小品牌就是因為不能渡過這些難關,被迫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