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已借助其作為促進傳統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不過,我國工業機器人仍存在技術困局,宜提早加強統籌整合研究生產力量,加快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
人口紅利消失 催生工業機器人產業機遇
今年的巴西世界杯開幕式上,骨骼機器人的出現顯現出當前機器人的不俗技術實力與市場應用前景。在制造業領域,面對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漲,企業對于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日益迫切。
工業機器人是最典型的機電一體化數字化裝備,技術附加值高,應用范圍廣,是先進制造業的支撐技術和信息化社會的新興產業。據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和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統計,進入20世紀90年代,機器人產品發展速度加快,年增長率平均在10%左右,亞洲機器人增長幅度最為突出。
近幾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應用的推廣主要基于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天津鉅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新型電子元器件及精密模具的生產,是典型的人力密集型企業。該公司經理徐貴奇說,現在一線普通工人月薪至少在三四千元,有一定技術工人收入堪比北上廣白領。
從國內舉辦的多場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中注意到,能夠實現自動化生產、智能識別、安卓系統操控的工業機器人,正成為不少裝備制造企業解決人力成本上漲壓力的利器。作為一汽豐田供應商之一,天津神技夾具設備有限公司營業部負責人劉莉說,公司近期推出了一批符合智能化發展趨勢的工業機器人,它們大都輕量小型化、低成本簡單路線施工、穩定性好。這部分產品訂單僅去年幾個月就超過400多萬元。
工業機器人正在我國制造工廠展現出巨大活力。為蘋果手機代工的富士康宣布,計劃在組裝線部署100萬臺機器人替代人工重復性手動操作。而專業生產工業機器人的史陶比爾精密機械電子有限公司,其訂單量每年增長都在40%到50%。
機器人產業研究專家、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副會長羅百輝指出,勞動力成本的顯著上升倒逼制造業企業產業升級。中國機器人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存在長期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