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光伏電價上網政策以及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爐,國內光伏產業開始迎來新的增長期。不過,在反思近10年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所存在的經驗和教訓,我們如何借鑒國外的經驗以及回避面臨的問題。能源雜志對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王斯成進行了專訪。
記者:從國外尤其是德國對光伏產業的政策支持上看,這些政策扶持經歷了怎么的變化?
王斯成:政策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了市場是否能夠最終打開。從德國來看,1991年開始制定法律實施初投資補貼,1998年十萬補貼,2000年《電力入網法》實施上網電價。2008年再次修訂,提出逐年上網電價,堅持成本逐年遞減原則。2011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德國光伏電價已經低于上網電價。2012年4月份之前德國光伏分屋頂和地面光伏有所區分,4月份之后不再區分屋頂跟地面,按照功率級別區分上網電價。2013年出臺了現在最新的政策,大于10兆瓦,不再鼓勵大型地面電站建設,而且分布式發電,原來是全部優先上網,這是百分之百上網。
現在提出來分布式發電必須納入平衡組,大于至100千瓦必須逐級切離,30到100千瓦一次性切離,30千瓦以下,盡管不要求一次性切離,但是最高發電量,當發生電網阻塞時,最多只能發75%,政策一直在隨著進程變。2012年到2013年,上網電價政策,以前分地面光伏跟屋頂光伏,2012年4月份以后不再區分,只按照功率來走。2013年,大于10兆瓦不再給補貼。政策就是這樣演變的。
記者:光伏發電為什么不再區分地面跟屋頂?
王斯成:地面光伏電價遠遠低于屋頂,同樣小于30千瓦,有人鉆空子,做一個地下室,拱出一個屋頂,要求享受屋頂電價,政策有漏洞了。最主要德國現在已經出現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波動性能源,包括風電、太陽能,未來這個比例將會更高。提出80%電力消費主要是風能和太陽能可再生能源,為了解決高比例,提出來各種辦法,如何電網能夠適應高比例波動性可再生能源。這個政策將來有可能常規電源作為調節電力,提出新的概念。不但風能、太陽能要有技術進步,常規電力也要適應高比例波動性能源。分布式儲能、大規模同步電網建設,可以滿足高比例風力發電跟光伏發電。
記者:國外有哪些好的做法?
王斯成:日本的辦法是,2005年以前初投資補貼政策,中間一段空白,沒有補貼,2009年重新啟動補貼政策,2010年開始實施上網電價政策。主要是固用建筑、商業建筑,大型電站很少,包括德國大型建筑也很少,除了西班牙大型光伏電站比較多,美國主要是建筑,建筑分家用和非家用兩種。日本貼息貸款融資政策,目標2020年28G,德國52G,中國100G,當然中國比他們幾個國家大的多。
美國政策比較靈活,凈電量計量法,跟補貼無關,只要可再生能源允許并網,這是法律法定的,而且自發自用,反送電量享受零售電價。有直接補貼政策,有稅收優惠,有優惠貸款,很多州都有配額制。最近幾年,美國開始傾向于走上網電價政策,加州幾大電力公司出臺上網電價政策,包括美國佛羅里達、喬治亞、夏威夷,還有紐約州、俄勒岡州、田納西州、華盛頓州大概十幾個周都出臺了上網電價政策,資金利用非常有效,而且能夠確保工程質量非常好的政策。
記者:目前國內在光伏發展上有哪些規劃和政策?
王斯成:中國“十二五”太陽能發展規劃是2012年7月7日提出。電網公司制定政策是2012年10月26。2013年8月9日,2013年完成749MW,2015年1823MW。2013年7月24日,財政部出臺補貼發放原則,國家能源局和國家開發銀行出臺項目融資,2013年8月22,日本是給項目進行貸款,我們國家出臺的融資政策,對貸款融資,對貸款對象,只是對人,不對項目,還是差一個距離。出臺電價政策,資金來源,0.8分提到1.5分。8月29日出臺光伏電站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最近也將要出臺,包括指導性配額,各個省的配額,現在分布式管理辦法跟指導性配額,現在還沒有出臺,但是應該是很快的。
一系列的配套政策,看起來已經十分完美,三個分區電價,加上所有的分布式發電,每一度電4.2毛,這是最主要政策。操作流程,電網公司、財政部起主要的,能源局跟發改委也是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這個操作起來有政府部門,不是單純電力公司直接收電力附加,直接對開發商,沒有像德國那樣比較簡單,中國經過繞圈,有一個核準,最后核定電量的過程,包括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能源局。
記者:目前,國內出臺的政策到底起到的效果怎么樣?
王斯成:對于大型電站來講,最東部地區,內部收益率,如果一塊錢電價,滿發1000小時,初投資9塊錢1瓦,內部收益率只有6.62%。沒有效益。在西部比較好,滿發1500小時,9塊錢1瓦,內部收益率16%。中部地區能夠達到10%左右。
自發自用,我也測算了效率,自建自用,80%自用電,20%反送電,10%內部收益率考慮,低電價用戶,普通的工商業、大工業用電,只有滿發1100小時,才能夠有10%內部收益率,低電價用戶排除在外。普通工商業東部地區達到1100小時比較困難,按照1000小時,只有普通工商業建筑才有比較好收益。開發商建設,電費要讓利10%,收益就更差,這樣只有當大工業用電用戶平均電價是7毛,即便加了4.2毛,要讓利電價10%,變成6.3毛加上4.2毛,只有滿發1200小時,內部收益率才能超過10%。分布式電價的政策實際按照開發商來建設的話,屋頂很難選,只有普通工商業建筑才能有10%以上的內部收益率。這樣一個實際情況。
記者:目前,國內光伏電站在發展過程中,最為棘手的問題是什么?
王斯成:當然還有一些問題,比如融資問題,我們現在只對貸款人融資,對于項目沒有融資的機制,沒有擔保、沒有評估,銀行不介入,對的只是貸款人的資質,貸款人如果有資質可以貸,沒有資質,省里建由政府擔保的融資平臺,等于皮球推給地方政府。雖然融資政策有了,還沒有像德國、日本直接對項目融資這樣一個機制。
大型電站東部收益很低,無法做,即便屋頂上2個兆瓦或者6個兆瓦以上,可以并入高壓電網,享受1塊錢,只能在西部做。西部現在限電問題,限電非常嚴重。可以考慮中部,山西省750萬畝鹽堿地,國土資源廳里納入荒地,可以建電站,可以建2億千瓦,在負荷中心,沒有限電問題。不一定都集中在西部,有些中部地區、資源稍微好的地區也有很多資源。
地方保護主義,利益鏈不能傳遞到制造業,開發商截留了。國家每年幾百億本來扶植光伏產業,現在低價競爭,光伏企業不斷地輸血,價格非常低,開發商有比較好的收益,這個利益鏈沒有傳遞到制造商,這個沒有達到國家出臺政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