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通過這種大規;ミB系統獲得的效率和可見性將帶來新的優勢,但這也可能帶來新的挑戰。經驗告訴我們,當一切事物互連時,這一切也都容易受到攻擊。
事實上,創建系統的系統的方法并不是新鮮事。軍方已經使用移動指揮所、無人駕駛車輛和可穿戴式計算機長達幾十年,這些設備和系統都連接到一個網絡,來為戰士提供共同的操作畫面。
根據為軍方創建系統的企業所獲得的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對信息安全風險的獨特視角。隨著網絡威脅日益復雜化,所有企業應該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 確保信息的可靠性以及系統具有彈性。 對于IoT生成的大量數據,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我怎么知道這個系統產生的數據是可靠的?”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可以在信息保障戰略中找到答案。數據可以通過簡單的工具進行加密,例如安全/多用途因特網郵件擴展協議(S/MIME)或者更復雜的系統,例如信息權限管理解決方案。
此外,還可以通過從軍事領域帶來的虛擬機技術、數據庫容器和跨域解決方案提供數據分離和風險分隔。系統必須進行硬化處理,而不只是打補丁;不必要的服務和應用程序必須被刪除,并適當地配置剩余的軟件。為IoT構建的很多系統(無論是在設備端還是在云端)都是基于多用途操作系統,并且有著很多功能具有潛在風險。
2) 緊跟技術發展。 對于進入IoT領域的每個新設備,都會引入新的漏洞和威脅。網絡攻擊者不僅能夠利用這個新設備中的漏洞,而且他還得到了新的路徑來攻擊其它設備。企業不僅需要了解新設備在其生態系統帶來的新機會,也要了解其帶來的新風險,并預先計劃好如何管理它們。
安全企業應該有一個實驗室,用來研究新設備,不只是如何使用設備,而是了解設備中的結構;產生和傳輸什么數據;設備傳輸數據到哪里;以及它將從其他設備獲得什么連接等。最重要的是,如果攻擊者能夠訪問這個設備的產生的數據以及傳感器,包括用戶攜帶的個人設備,企業必須做好準備。
3) 專注于內部威脅。 IoT是關于設備之間的連接,以及傳感器、云處理和存儲以及自動執行器產生的大量數據。對這個環境的威脅可能會被外圍防御減慢,但安全專家都知道,最危險的威脅是內部威脅。Target、維基解密和斯諾登都是這種內部威脅的證據,特別是有關財務成本和信任損失。Target的例子完全是關于IoT,通過首先進入加熱、通風和空調控制器,攻擊者能夠滲透到POS設備。最終導致銀行和信用社損失超過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