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李玲在2012年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總結會上做了題為《深入做好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為行業轉型發展服務》的專題報告,現將對新一年工作展望與安排摘要如下:
在新的一年中,首先是把握方向、找準目標,其次是創新思維,為行業企業轉型發展服好務,要知道自己腳下的路怎么走,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一、把握方向,找準目標
(一)黨的十八大精神為人才建設指明方向
黨的十八大報告用了195個字,把人才工作作為黨的建設的八項主要任務之一進行單列,從原則、重要性、指導方針、戰略布局、總體目標、機制建設等方面把握新形勢,對人才工作賦予了新內涵,提出了新要求,進行了新部署,吹響了向“人才強國”邁進的新號角,是當前和今后較長時間人才工作的“方向標”和“路線圖”。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10部門2012年12月8日召開第十一屆高技能人才表彰大會,部長尹蔚民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尹部長要求,要進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進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力;進一步暢通高技能人才成長通道;要有序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技能勞動者獲得與其能力業績相適應的工資和待遇,進一步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源源不斷地培養和造就大批優秀人才,是關系事業繼往開來、薪火相傳的根本大計。要實現中國夢,不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智慧是行不通的;人才工作不優先、不“給力”也是不行的。
(二)關于硬實力和軟實力分析
近十年來機械行業進步很快,面貌發生了大變化,但全行業過度看重“硬”件和“硬”能力,而沒有同時加強“軟”件和“軟”能力。
我們很多同志來自企業或職業院校,不論是企業還是學校的實習工廠,設備、廠房等“硬件”條件都已接近發達國家同行,但在研發、設計、試驗、數字制造技術、管理、知識產權、營銷(尤其是國際市場營銷)、品牌、人員素質等非物質要素(所謂“軟”能力)方面則差距較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3年我國經濟工作要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活力和動力,實現尊重經濟規律、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這表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更加重視經濟發展中民眾的感受,不再單純追求經濟增速,而是要擠干水分的增長,有效益的增長,與就業和居民收入同步的增長,降低代價有資源和環境支撐的增長和注重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
二、2013年的思考和實踐
2013年我們要繼續實施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任務,完成國家職業分類大典機械專業技術、制造兩大部分的職業描述、職業框架、職業構成等。繼續健全完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體系、技術支持體系、隊伍建設、競賽體系、鑒定質量保證體系等。在完成主要任務的過程中,也有提高運行質量和質量效益的問題,要關注和搞好這樣幾對關系,有利于我們創造性的思維,與大家分享
品質、服務、價格,是衡量產品好壞的標準。“經營體’的實施,有了企業、員工一致的品質、服務與價格,取得了結構成本最優,邊際貢獻最大的效果。對我們過去所做的,如:員工所持的職業等級證書,經營體要對持有的證與崗匹配度進行衡量,對崗位技術熟練程度進行考量,還要通過標準化作業對作業定員進行測定,總之,要把市場的壓力傳導作用到每個人,過去搶著要技師證不干技師活的不行了,過去上面安排任務和定額的抵觸情緒沒有了,過去發錢派培訓的沒有了。相反,員工積極獻計獻策,做好各項影響本經營體的品質、服務和價格的因素優化。
他律、律他、自律是管理的三種境界。“職工是企業不可復制的競爭力,是企業的永恒財富,是企業戰勝困難最堅強的依靠,科學管理是員工自律營造的”這是一位老總發自肺腑的聲音。
世界管理學到現在正好100年,泰羅與他創造的科學管理,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造就了像電影卓別林,像機器人一樣工作。
豐田生產方式的根本觀點和態度是:“徹底杜絕一切浪費”。豐田的精益生產國內企業學了很多年,成功案例很少,他使用的看板、準時化管理,確實使管理上了臺階,但他忽視了一個問題,就是對人“活”的管理對業績成果的掛鉤,沒有真正解決員工在企業的地位問題。
其實管理有三種境界,傳統管理要么選擇他律,要么選擇律他,其實最高境界是自律。如若管理讓員工從被動接受管理轉變為主動進行“學習”“經營”,從而在思維取向和行為方式上得到深刻改造,實現了細胞和基因的根本再造。
做了這么多年人力資源,做了很多律他、他律的事,在國家層面非常有用,但到企業、生產者層面,自律在處理證書、評價考核、培訓、效率等環節上,經營體和每一個成員都有了自己的計劃和規劃。體現了勞動光榮、創造偉大。
管理、行業。
世間,有兩個詞是永恒的。一個是行業,一個是管理。誰也不可能置身于行業之外,誰也不可能沒有管理。對機械行業鑒定指導中心而言,人社部賦予12項職能,分中心、站、點也有各自的職責,如何指導、管理是指導中心的責任,也是所有機構應該考慮的問題,就像國家電網,電的傳輸來自于電廠,首先是資源、裝備,然后就要靠輸變電線路傳輸出去,一級一級的將光明和動力帶給每一個城市,帶給千家萬戶。其中中間的變電所站等環節發揮了重大作用,用戶多了,負荷大了,線路要改造,沒有用戶,就不必架線了。像鑒定機構搭建掛了牌子、上了船,怎么做下去,實際上是一篇大文章。要加強鑒定機構的整體建設,要分層分類管理;分中心、站要起到應有作用;點也要找到可依賴的“婆家”。各站點要加強自律,要知道你發的證代表的是機械行業的證書質量,代表著你單位的品牌。站在行業內,理清管住,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大家共同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