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有限公司全球制造業組與美國競爭力委員會22日聯合發布《2013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的制造業競爭力指數在當前以及未來五年均位居榜首,而中國的關鍵優勢在于勞動力及原料成本,政府大力扶持制造業,以及完善的供應商網絡。
報告通過對世界各地550多名制造業企業首席執行官和高管的調查,指出制造業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德國和日本等20世紀制造業中堅力量在維持其競爭優勢之時,將面臨中國等新興國家的挑戰。
德勤中國制造業組聯席負責人董偉龍表示,首席執行官的評分表明,“除了扶持政策之外,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企業稅率的吸引力也高于平均水平。隨著中國日益關注供應鏈本土化以及建立創新中心,首席執行官將中國視為唯一一個能夠在制造業方面跟發達國家并駕齊驅的新興國家。”
雖然德美兩國分列第二、三名,但調查顯示五年后他們的排名將有所下滑,德國將排名第四,而美國則排名第五,略高于韓國。目前列于榜單前十的其他兩大發達國家的競爭力也將在五年后有所下降:加拿大將從第七名降至第八名,而日本將完全跌出前十,退至十二名。整體而言,主要新興國家的競爭力指數排名將在五年后有望提升:巴西從現在的第八名躍至第三,印度從第四名躍至第二。中國依然穩居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印尼等亞洲國家正在崛起。全球首席執行官調查結果表明,雖然中國、印度仍然是討論核心,制造商正在將發展的關注重點轉向這些市場,以獲取日益增長的本土消費需求并作為全球供應鏈的戰略制造中心。
1 安裝電容器時,每臺電容器的接線最好采用單獨的軟線與母線相連,不要采用硬母線連接,以防止裝配應力造成電容器套管損壞,破壞密封而引起的漏油。
2 電容器回路中的任何不良接觸,均可能引起高頻振蕩電弧,使電容器的工作電場強度增大和發熱而早期損壞。因此,安裝時必須保持電氣回路和接地部分的接觸良好。
3 較低電壓等級的電容器經串聯后運行于較高電壓等級網絡中時,其各臺的外殼對地之間,應通過加裝相當于運行電壓等級的絕緣子等措施,使之可靠絕緣。
4 電容器經星形連接后,用于高一級額定電壓,且系中性點不接地時,電容器的外殼應對地絕緣。
5 電容器安裝之前,要分配一次電容量,使其相間平衡,偏差不超過總容量的5%。當裝有繼電保護裝置時還應滿足運行時平衡電流誤差不超過繼電保護動作電流的要求。
6 對個別補償電容器的接線應做到:對直接啟動或經變阻器啟動的感應電動機,其提高功率因數的電容可以直接與電動機的出線端子相連接,兩者之間不要裝設開關設備或熔斷器;對采用星—三角啟動器啟動的感應式電動機,最好采用三臺單相電容器,每臺電容器直接并聯在每相繞組的兩個端子上,使電容器的接線總是和繞組的接法相一致。
7 對分組補償低壓電容器,應該連接在低壓分組母線電源開關的外側,以防止分組母線開關斷開時產生的自激磁現象。
8 集中補償的低壓電容器組,應專設開關并裝在線路總開關的外側,而不要裝在低壓母線上。
回顧照明行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照明光源從白熾燈、熒光燈、HID向第四代綠色新能源LED發展,這其中不僅發光原理發生改變,而且照明光源更加趨于節能、環保、綠色。在全球能源危機下,2012年10月國內逐步淘汰白熾燈提上議程,同時,節能燈汞污染受到廣大民眾關注。這情況下LED照明應用推廣受到國家、政府、企業等重視。但目前LED照明廣泛應用還受到散熱設計、材料、電器配件、驅動電源等技術問題阻礙。小編特為大家盤點近一周LED照明行業新技術文章。
全球首創:36伏照明產品河源誕生
經過多年攻關, 一種全球首創的更安全、更節能、更環保的照明產品——“36伏LED照明系統”近日在河源研制成功并批量生產,其發明人為連平縣元善鎮中心小學老師劉東興領銜的一個科研團隊。據悉,“36伏LED照明系統”由“交流220伏變直流36伏”的安全節能開關和36伏LED照明燈具兩部分組成。這項發明一大優點是使用者不會產生觸電危害。不產生觸電危害的關鍵在安全開關上。單這個發明,就已申請18項國家專*和實用新型專*。
多倫多大學研發出控制LED燈發熱量解決方案
LED燈擁有節能、長壽的特點,但是其亮度還遠遠達不到100 瓦白熾燈散發出來的亮度,并且隨著亮度的增加,LED燈發熱折壽的問題也會出現。不過,近日,多倫多大學的三個校友聯合一起,研發出既能提高LED燈亮度,還能有效控制LED燈發熱量的可行性解決方案。
該方案其實是一個經過特殊設計的電燈,名為NanoLight ,造型類似經典的100W 燈泡,其表面上覆蓋有一層導電電路板,并且均勻地分布了一定數量的LED燈,從而可以大范圍地提供照明和增加亮度。
美國科學家研制出暖白光LED燈新材料
眾所周知,LED(發光二極管)燈節能高效且壽命較長,但由于目前的LED燈以淺藍色冷光燈為主,這阻礙了它在室內照明領域的普及。如今,美國佐治亞大學的科學家研制出了據說是世界上首個使用單一熒光粉和單一發光單元的暖白光LED燈。有關這種材料詳細情況的論文發表在《自然》出版集團最新一期的《光科學與應用》期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