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尚美生活發布酒店行業首個虛擬數字人尚小美,引發行業熱議。據了解,該數字人將成為尚美生活集團品牌大使及虛擬代言人,
近日,尚美生活發布酒店行業首個虛擬數字人“尚小美”,引發行業熱議。據了解,該數字人將成為尚美生活集團品牌大使及虛擬代言人,同時作為尚美生活第一位虛擬員工探索如何”讓所有人在任何時空都能住上好酒店。”
實際上,虛擬數字人并非新鮮事物,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個平臺的跨年活動中,都出現了“虛擬數字人”表演的身影,在2022年開年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多支虛擬數字人概念股漲停,為新一年的產業發展奠定了爆發的基調。而對于酒店行業來說,在虛擬數字人的大風刮了一年之后,我們終于趕上了“潮流”。
何為虛擬數字人?
虛擬數字人,是指數字化外形的虛擬人物,是綜合CG技術、動作捕捉、圖形渲染、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而形成的創新“新物種”。
在廣義的理解中,其具備三個特征:一是擁有人的外觀,具有特定的相貌、性別和性格特征;二是擁有人的行為,具有用語言、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表達的能力;三是擁有人的思想,具有識別外界環境,并能與人交流互動的能力。
據了解,虛擬數字人已經有了超過40年的發展歷史,其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動畫人物“林明美”,該人物被制作方包裝成虛擬歌手并發售劇中插曲專輯;隨后伴隨著CG、動作捕捉等技術的發展,虛擬數字人進入簡單的產業應用階段,此階段出現了第一現象級的虛擬數字人——初音未來,并成功成為虛擬偶像而變現;
2016年至2020年,得益于深度學習算法的突破,虛擬數字人的制作過程更加簡單,智能驅動的數字人開始嶄露頭角,不少企業開始相繼推出數字人,例如新華社和搜狗聯合發布的AI合成主播、可通過移動設備為用戶提供“面對面”銀行服務的數字員工小浦等;進入2020年以后,虛擬數字人進入快速商業化階段,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開始推出虛擬數字人打造偶像,進而進行產業鏈接,如帶貨、直播等,從而產生商業價值。
例如:2021年5月,阿里巴巴推出首個數字人員工AYAYI,其在小紅書亮相的第一篇筆記,就獲得近300w的閱讀量,近10w點贊;同年11月,百度智能云推出央視新聞AI手語主播,該主播將從今年北京冬奧會開始,為聽障用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手語報道;2021年1月,字節跳動透投資虛擬人李未可,繼續布局AI虛擬交互市場。
從目前來看,幾乎所有的頭部企業如BAT、字節跳動、搜狐等都已經著手于虛擬數字人的開發與應用,而伴隨著元宇宙概念的興起,虛擬數字人更受追捧。但是問題在于,虛擬數字人畢竟是虛擬化的人物形象,其大多依賴于算法生成,并不具備任何真實體驗及反饋,那么其會如何與酒店產生鏈接?
酒店如何鏈接虛擬數字人?
與其他行業瘋狂入局數字虛擬人的企業不同,酒店行業對于新事物的接受更加謹慎,這并不是壞事。一方面酒店業是典型的服務行業,而市面上大多數虛擬數字人都帶有偶像氣質,商業價值也大多在于表演層面,很難與酒店場景匹配,另一方面則在于虛擬數字人的技術成本較高,且商業價值并不清晰,投入產出比較高。
不過伴隨著一年的市場發酵,虛擬數字人的價值被更大程度的挖掘和開發,其與酒店行業也有了新的交互可能性。
首先,虛擬數字人的推出本質在于品牌營銷,其作為營銷創新的噱頭可以迅速吸引大眾的關注,搶占熱點。不少品牌選擇自創數字人或者直接邀請小有名氣的虛擬數字人作為品牌代言人,如Bose宣布數字人AYAYI成為品牌熟悉消噪體驗官,鐘薛高推出特邀品鑒官阿喜Angie等。
對于酒店來說,這種虛擬數字人的鏈接對于弘揚品牌價值有極大的參考價值,一方面虛擬數字人具有很大的可控性,不會出現個人問題影響品牌聲譽,另一方面則在于虛擬數字人作為大火的元宇宙發展下的產物之一,具有天然的吸睛屬性。
其次,伴隨著科技進步,虛擬數字人的應用場景也得到更大的拓展,不少數字人被應用到用戶產品的升級中。
2021年11月29日,國內第一個可以在APP內實現用戶互動的超寫實數字人——龔俊數字人上線,用戶可以在百度APP里設置與其進行面對面的實時對話,隨后在12月29日,龔俊數字人還進行了自己的直播首秀。
而在酒店行業的應用中,這也意味著虛擬數字人不再是一件“花瓶”產品,而是可以真正與酒店產品產生交互,并且可以作為“體驗官”和“解答者”的角色與客人直接對話,從而提升客人在使用酒店產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升服務價值。
最后,虛擬數字人作為一種類IP式的產品在酒店產業具有更大的延展空間。伴隨著Z世代成為消費主流,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虛擬數字人或將起到極強的消費導向作用,而酒店為了吸引年輕客群,完全可以將虛擬數字人打造成品牌IP進行營銷推廣,甚至可以打破行業壁壘,與其他網紅品牌聯動,從而在發展品牌價值的同時,打造酒店營收的第二增長曲線。
從目前虛擬數字人在市場中的表現來看,其在酒店行業有著不小的應用可能,但是這種應用是長久的嗎?是否值得酒店集團或品牌花費人力物力去嘗試呢?
數字人千億市場,值得酒店入局嗎?
根據《虛擬數字人深度產業報告》數據預計,到2030年我國虛擬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其中身份型虛擬人整體市場規模將到達1750億美元,服務型數字虛擬人則相對穩定發展,總規模也將超過950億美元。而在政策層面,我國早在2017年就將虛擬現實、AI等核心技術納入鼓勵范圍,同時提出虛擬現實產業發展。因此在政策利好以及市場推動下,虛擬數字人產業將有望大規模普及,進入發展快車道,也同樣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
如此看來,虛擬數字人似乎正是一個亟待開發的新賽道,但其當下真的適合酒店入局嗎?說實話,不太現實。
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虛擬數字人能否走遠依然取決于技術的發展,目前虛擬數字人的制作方式自動化程度低,生產能力依然處于起步階段,無法滿足當下消費市場中對于社交化、高沉浸、低延遲和即時性等方面的需求。想要讓虛擬數字人得到更大的商業發展空間,仍然需要相關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和增加數字人的普適性,從而提升其在商業應用中的行業認知度。
而從酒店角度來看,虛擬數字人的品牌營銷本質對其生命周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短期的營銷和曝光無法讓虛擬數字人產生長久價值。酒店想要依托虛擬數字人實現品牌價值的最大化,仍然需要長期的有價值有故事有溫度的產品運營,并將其融入自身的產品架構中,成為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的一部分,這也意味著酒店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長線策劃,成本投入相對較高。
因此,盡管前文我們認為虛擬數字人與酒店有著諸多的可能性,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個大前提——虛擬數字人已經擁有成熟的產品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基礎上。只要這個前提還沒有完全達到,那么酒店產業與虛擬數字人的鏈接就仍然處于“暢想”階段。
小結
從某種程度上說,虛擬數字人是元宇宙的一個分支,元宇宙的發展拉動了包括數字人、NFT等虛擬產業的火爆,從長線來看,這些產業代表著科技主導下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受到追捧無可厚非,酒店業的嘗試也是對新業態的探索。但從目前來看,技術不到位,這些產業就永遠改變不了“虛擬”的屬性,至于在未來這個產業會有多大的經濟價值,與酒店業的鏈接還有多大的想象空間,我們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
實際上,虛擬數字人并非新鮮事物,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個平臺的跨年活動中,都出現了“虛擬數字人”表演的身影,在2022年開年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多支虛擬數字人概念股漲停,為新一年的產業發展奠定了爆發的基調。而對于酒店行業來說,在虛擬數字人的大風刮了一年之后,我們終于趕上了“潮流”。
何為虛擬數字人?
虛擬數字人,是指數字化外形的虛擬人物,是綜合CG技術、動作捕捉、圖形渲染、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而形成的創新“新物種”。
在廣義的理解中,其具備三個特征:一是擁有人的外觀,具有特定的相貌、性別和性格特征;二是擁有人的行為,具有用語言、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表達的能力;三是擁有人的思想,具有識別外界環境,并能與人交流互動的能力。
據了解,虛擬數字人已經有了超過40年的發展歷史,其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動畫人物“林明美”,該人物被制作方包裝成虛擬歌手并發售劇中插曲專輯;隨后伴隨著CG、動作捕捉等技術的發展,虛擬數字人進入簡單的產業應用階段,此階段出現了第一現象級的虛擬數字人——初音未來,并成功成為虛擬偶像而變現;
2016年至2020年,得益于深度學習算法的突破,虛擬數字人的制作過程更加簡單,智能驅動的數字人開始嶄露頭角,不少企業開始相繼推出數字人,例如新華社和搜狗聯合發布的AI合成主播、可通過移動設備為用戶提供“面對面”銀行服務的數字員工小浦等;進入2020年以后,虛擬數字人進入快速商業化階段,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開始推出虛擬數字人打造偶像,進而進行產業鏈接,如帶貨、直播等,從而產生商業價值。
例如:2021年5月,阿里巴巴推出首個數字人員工AYAYI,其在小紅書亮相的第一篇筆記,就獲得近300w的閱讀量,近10w點贊;同年11月,百度智能云推出央視新聞AI手語主播,該主播將從今年北京冬奧會開始,為聽障用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手語報道;2021年1月,字節跳動透投資虛擬人李未可,繼續布局AI虛擬交互市場。
▲ 圖源:小紅書AYAYI賬號
從目前來看,幾乎所有的頭部企業如BAT、字節跳動、搜狐等都已經著手于虛擬數字人的開發與應用,而伴隨著元宇宙概念的興起,虛擬數字人更受追捧。但是問題在于,虛擬數字人畢竟是虛擬化的人物形象,其大多依賴于算法生成,并不具備任何真實體驗及反饋,那么其會如何與酒店產生鏈接?
酒店如何鏈接虛擬數字人?
與其他行業瘋狂入局數字虛擬人的企業不同,酒店行業對于新事物的接受更加謹慎,這并不是壞事。一方面酒店業是典型的服務行業,而市面上大多數虛擬數字人都帶有偶像氣質,商業價值也大多在于表演層面,很難與酒店場景匹配,另一方面則在于虛擬數字人的技術成本較高,且商業價值并不清晰,投入產出比較高。
不過伴隨著一年的市場發酵,虛擬數字人的價值被更大程度的挖掘和開發,其與酒店行業也有了新的交互可能性。
首先,虛擬數字人的推出本質在于品牌營銷,其作為營銷創新的噱頭可以迅速吸引大眾的關注,搶占熱點。不少品牌選擇自創數字人或者直接邀請小有名氣的虛擬數字人作為品牌代言人,如Bose宣布數字人AYAYI成為品牌熟悉消噪體驗官,鐘薛高推出特邀品鑒官阿喜Angie等。
對于酒店來說,這種虛擬數字人的鏈接對于弘揚品牌價值有極大的參考價值,一方面虛擬數字人具有很大的可控性,不會出現個人問題影響品牌聲譽,另一方面則在于虛擬數字人作為大火的元宇宙發展下的產物之一,具有天然的吸睛屬性。
其次,伴隨著科技進步,虛擬數字人的應用場景也得到更大的拓展,不少數字人被應用到用戶產品的升級中。
2021年11月29日,國內第一個可以在APP內實現用戶互動的超寫實數字人——龔俊數字人上線,用戶可以在百度APP里設置與其進行面對面的實時對話,隨后在12月29日,龔俊數字人還進行了自己的直播首秀。
而在酒店行業的應用中,這也意味著虛擬數字人不再是一件“花瓶”產品,而是可以真正與酒店產品產生交互,并且可以作為“體驗官”和“解答者”的角色與客人直接對話,從而提升客人在使用酒店產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升服務價值。
最后,虛擬數字人作為一種類IP式的產品在酒店產業具有更大的延展空間。伴隨著Z世代成為消費主流,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虛擬數字人或將起到極強的消費導向作用,而酒店為了吸引年輕客群,完全可以將虛擬數字人打造成品牌IP進行營銷推廣,甚至可以打破行業壁壘,與其他網紅品牌聯動,從而在發展品牌價值的同時,打造酒店營收的第二增長曲線。
從目前虛擬數字人在市場中的表現來看,其在酒店行業有著不小的應用可能,但是這種應用是長久的嗎?是否值得酒店集團或品牌花費人力物力去嘗試呢?
數字人千億市場,值得酒店入局嗎?
根據《虛擬數字人深度產業報告》數據預計,到2030年我國虛擬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其中身份型虛擬人整體市場規模將到達1750億美元,服務型數字虛擬人則相對穩定發展,總規模也將超過950億美元。而在政策層面,我國早在2017年就將虛擬現實、AI等核心技術納入鼓勵范圍,同時提出虛擬現實產業發展。因此在政策利好以及市場推動下,虛擬數字人產業將有望大規模普及,進入發展快車道,也同樣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
如此看來,虛擬數字人似乎正是一個亟待開發的新賽道,但其當下真的適合酒店入局嗎?說實話,不太現實。
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虛擬數字人能否走遠依然取決于技術的發展,目前虛擬數字人的制作方式自動化程度低,生產能力依然處于起步階段,無法滿足當下消費市場中對于社交化、高沉浸、低延遲和即時性等方面的需求。想要讓虛擬數字人得到更大的商業發展空間,仍然需要相關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和增加數字人的普適性,從而提升其在商業應用中的行業認知度。
而從酒店角度來看,虛擬數字人的品牌營銷本質對其生命周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短期的營銷和曝光無法讓虛擬數字人產生長久價值。酒店想要依托虛擬數字人實現品牌價值的最大化,仍然需要長期的有價值有故事有溫度的產品運營,并將其融入自身的產品架構中,成為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的一部分,這也意味著酒店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長線策劃,成本投入相對較高。
因此,盡管前文我們認為虛擬數字人與酒店有著諸多的可能性,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個大前提——虛擬數字人已經擁有成熟的產品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基礎上。只要這個前提還沒有完全達到,那么酒店產業與虛擬數字人的鏈接就仍然處于“暢想”階段。
小結
從某種程度上說,虛擬數字人是元宇宙的一個分支,元宇宙的發展拉動了包括數字人、NFT等虛擬產業的火爆,從長線來看,這些產業代表著科技主導下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受到追捧無可厚非,酒店業的嘗試也是對新業態的探索。但從目前來看,技術不到位,這些產業就永遠改變不了“虛擬”的屬性,至于在未來這個產業會有多大的經濟價值,與酒店業的鏈接還有多大的想象空間,我們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