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HTC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報告顯示,該公司當季營收470.5億新臺幣(約合16億美元);凈虧損29.7億新臺幣(約合1.01億美元),而這也是其自2002年來首次出現凈虧損局面。
時針回轉到2011年2月,在巴塞羅那通信展上,HTC被評為“年度最佳設備廠商”,其市值也超過了當時還叫“RIM”的黑莓以及老牌勁旅諾基亞。
時過境遷,僅僅兩年半之后,諾基亞已經改姓“微軟”,而黑莓也簽下“賣身契”,HTC雖還能苦苦支撐,但隨著產品出貨量以及股價雙雙下滑,其面臨的困境,不比前兩位“難兄難弟”少。
“活下去”便順理成章的成為HTC唯一要做的,也是當務之急。
高不成低不就
HTC一直將自己標榜為蘋果、三星的競爭對手。三年之前,HTC智能機年出貨量就已達2500萬臺,該公司從愛立信、摩托羅拉移動以及微軟等公司挖來不少高管,希望以此推動銷量翻番,進而將蘋果挑落馬下。
但事實上,隨著蘋果和三星的騰飛,HTC智能機出貨量從未達到5000萬級水平。截至去年年底,該公司全球智能機市場份額業已下滑到第10位置,只有區區5%,遠低于去年前的25%。
一位臺灣電信行業人士透露,HTC的“高端戰略”為自己帶來了如今的窘境。“當你從別人家買來屏幕、處理器進行組裝,憑什么賣出高價?HTC需要重新確定自己的位置,其對手不是蘋果三星,而應該是索尼、LG以及華為等等。”
當人們提及HTC,立刻想到“高端大氣上檔次”這些形容詞,這就是該公司想要的。近來,HTC開始實施“精品”戰略,即削減產品線,集中精力推出少數幾款設備,但與蘋果iPhone相比,HTC推出的新產品顯然不夠吸引力,就算是叫好叫座的旗艦新機HTCOne,銷量也追不上市場反應不溫不火的過渡機型iPhone5。
與此同時,三星憑借GalaxyS機型,穩坐全球第一智能機廠商寶座,成為真正能與蘋果一較高下的Android廠商。而其中,HTC只能冷眼旁觀,毫無攪局之力。
一位HTC內部人士表示,該公司CEO周永明對產品“要求完美,追求頂級體驗”,沒有一個員工敢在他面前提出中低端手機。但隨著智能機高端市場趨于飽和,中低端方面成了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在人均收入并不高的新興市場。
依靠“親民”定價,2011年發布首款智能機的小米,短短兩年間已從小眾品牌成為估值過百億美元的“明星”。聯想、華為、中興也憑借中低端設備,穩固拓展自己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