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份筆者寫了篇研究報告:《2008年是否是中國鋼鐵行業的拐點》,從中國宏觀經濟、鋼鐵行業發展規律、下游行業需求變化和奧運會舉辦國在奧運會后的經濟表現等方面,判斷2008年后中國鋼鐵行業將進入下降通道,也就是說2008年是中國鋼鐵行業的拐點(對奧運會影響的著重探討暗示奧運會的節點意義)。即便是僥幸蒙對,現在不妨循著這些思路和方法思考并回答本文的題目:中國鋼鐵行業最困難的時期過去了嗎?
一、宏觀經濟形勢。為應對2008年的經濟危機,各國大力推行超級量化寬松政策,長期超低的利率必將醞釀另一個經濟或資產泡沫,泡沫何時被刺破雖然不得而知,但美國縮減QE甚至可能于2015年上半年開始加息周期,無疑預示著另一場危機的到來,尤其是所謂的新興加轉型的市場,更應該未雨綢繆。
隨著各種要素成本的上升,中國以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已基本到頭,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必然以發展速度的放緩為前提和代價。另一方面,按照目前的匯率政策和結匯辦法,一旦美元大規模流出,央行將被迫收回人民幣,雖然有降準降息等應對措施,但難擋經濟萎縮的大趨勢。
中國M2從2007年初的35.15萬億到2013年末的110.65萬億,增長215.79%,而CPI并未出現大幅攀升,主要原因是資金沉淀在了房地產市場和證券市場。鑒于房地產行業在經濟中的重大影響力,其一旦下行必將給經濟帶來巨大壓力。
二、中國的重化工業化、城鎮化基本完成了嗎?如果我們分析2008年之前的鋼鐵行業研究報告,幾乎所有報告都把中國的重化工業化、城鎮化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對鋼材的需求作為繼續增加鋼鐵行業投資的最重要的理由,而且幾乎都提到北京奧運會對此直接或間接的但不可忽視的影響,F在的問題是:中國的重化工業化、城鎮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了嗎?或者說在這些行業的投資還能保持以前的增速嗎?如果投資開始萎縮,這對鋼材需求來說明顯是利空因素。
在所有消費鋼材的行業中,建筑行業(房地產占最大比重)的消費占比在55%左右,因此房地產行業對鋼鐵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看待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趨勢,是個宏大且極其復雜的課題,多空雙方幾乎截然相反,在此只想從微觀方面談一個重要且容易被忽視的事實。誠然,到2012年底中國的城鎮化率只有52%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許多人需要新房子或者需要改善居住條件,但從另一個側面來看,現實中也有許多家庭擁有多套房子,是投資的金融屬性而不是居住的屬性讓人們對對房地產趨之若鶩,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水平決定了:即使蓋再多的房子也會被投資者或者投機者而不是沒有房子的人買走。中國政府正在建立全國性的不動產登記系統,該系統將很容易證明中國大地上到底缺不缺房子,那些神通廣大的“房姐”“房叔”“房爺”“房祖宗”將無處遁形,中央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決心和反腐行動勢必影響人們對房地產行業的預期。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房地產行業的變化趨勢決定著鋼鐵行業的命運。
三、從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看中國鋼鐵行業的未來。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可以很容易地看清中國鋼鐵企業在未來面臨著更加艱難的局面:一是上游資源尤其是鐵礦石處于寡頭壟斷狀態,中國鋼鐵企業討價還價能力孱弱。2004年以后中國鋼鐵行業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度超過50%,最高超過60%,作為世界最大的鐵礦石需求國,中國在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上卻影響甚微,這是全行業的悲哀;二是中國鋼鐵行業產能全面過剩。如何化解如此巨大的過剩產能、淘汰落后以及加強環保節能是中國鋼鐵行業今后面臨的頭等大事;三是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下游需求不振,以建筑業、機械制造業、造船業等為主的8大鋼材消費行業無不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表現出明顯的周期波動性;四是行業集中度過低,競爭激烈。鋼鐵行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進入門檻不高但退出壁壘不低的特點使所有已進入企業陷入囚徒困境,它們不約而同地采取幾乎相同的發展戰略和經營策略,即便嚴重虧損也不愿減產,更不用說停產了。以上這些因素決定了中國鋼鐵行業不僅競爭激烈,而且利潤微薄,2010年國內大中型鋼企實現利潤897億元,還不到國際三大礦山企業合計利潤的三分之一,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銷售收入利潤率為2.91%,遠低于全國工業企業6.2%的平均水平,2008經濟危機后的其它幾年更是慘不忍睹;五是替代產品的威脅,目前雖然還沒有替代品對鋼材的使用構成致命的威脅,但替代品如鋁合金、高強度泡沫塑料、木材等的廣泛使用和更高強度鋼材的逐漸應用,必會降低對鋼材的總體需求量?傊,除非中國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獲得實質性進展,否則中國鋼鐵行業的未來前景并不樂觀。
四、從另外幾個角度看問題。1、戰略同質化問題,2000年前后,鋼鐵行業形勢不景氣,鋼鐵企業的思路基本就是大力發展非鋼產業;隨著行業形勢的全面好轉,2005年左右做強做大成了主流思路;2008年經濟危機后做強鋼鐵主業與適度多元化成為思潮;隨著行業形勢持續低迷,2010年以后大力發展非鋼產業再次粉墨登場。鋼鐵企業大都自認為有獨特的發展戰略,但其實并不獨特,而且大部分的戰略不是著眼今后的長期趨勢而是緊盯著眼前的那點形勢。同時,競爭戰略更是出奇的一致,波特認為競爭戰略不外乎低成本和差異化,二者兼得是癡人說夢,但大部分企業都在做著二者兼得的美夢,所以除了個別企業外大家都虧得一塌糊涂。
2、擴張問題。即便形勢如此嚴峻,仍有大量企業在繼續擴張。2013年1-11月份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4655億元,即使只有一半用于擴建產能,也會新增5000萬噸的能力。在經營方面,沒有企業因形勢不好而調低明年的生產計劃,相對龐大而激動人心的生產計劃,利潤目標卻是可憐的微利、持平或微虧。行業地位、市場占有率等才是他們的追求,從營銷學的觀點看來,這些企業仍然處在生產觀念的初級階段。
3、企業競爭還沒有達到均衡。相對于壟斷而言,鋼鐵行業應該是充分競爭的行業,但是企業之間的競爭還沒有達到均衡,這是因為:由于生產規模、產品特性、地理位置、運輸特點等因素決定了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勢力范圍也即經濟銷售半徑,除非某些產品其他企業不能生產或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否則超過這些區域搞銷售經濟效益反而下降。但現實卻是,即便是普通產品如螺紋鋼也賣到了全世界:南方的企業賣到北方而北方的企業賣到南方,真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壓價相互拆臺,鋼鐵行業之亂象可見一斑。
4、雖然鋼鐵行業形勢嚴峻,但仍沒有鋼鐵企業被逼停產或破產退出,市場優勝劣汰的功能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研究一下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紡織行業和家電行業的發展歷程,我們就應該明白:經過充分的競爭,落后企業破產倒閉,優勢企業茁壯成長,大企業追求規模效益而小企業進入細分市場,分工與協作自然形成,競爭還是妥協頗有默契,企業的自身特點和行業角色逐漸明確且欣然接受,通過滿足近乎無限的不同需求大家分享市場而不是爭食同一塊蛋糕,市場競爭達到自然的均衡。通過對比,鋼鐵行業目前所處的行業階段一目了然。
五、中國鋼鐵行業最困難時期何時到來呢?有兩個現象可以作為先行判斷指標。一是房地產行業大幅下滑,包括投資和銷售價格的大幅波動;二是部分鋼鐵企業破產倒閉,根據目前產銷情況并且假設不再有大的增量需求,必須至少有30%的產能退出行業才能有明顯好轉。
結論,綜上所述:中國鋼鐵行業最困難的時期還沒有到來,談何過去?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