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中占據著70%以上的份額,對空氣污染的“貢獻”也最大。如果能把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使之變為油、變為氣,不但可在油氣供應緊張時作應急之需,還能減少霧霾。但“煤制油”技術是否成熟?其中有哪些難點和風險?日前,記者為此采訪了相關企業負責人和專家。
“煤制油”項目在提速
今年初,記者從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煤制油”項目正在提速。該公司計劃投資建設的年產200萬噸“煤間接液化制油示范項目”,已獲得國家發改委的許可,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2013年9月,醞釀9年之久的神華寧煤400萬噸“煤制油”項目也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正式批復,該項目總投資550億元,計劃2016年建成投產。項目以煤為原料,年轉化煤炭2036萬噸,年產合成油品405.2萬噸。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均銷售收入266億元,年均利稅總額153億元。
這也許意味著,2008年8月以來,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煤制油新項目凍結令”宣告解凍,各個方面正準備擴大“煤制油”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規模。
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舒歌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采用的煤直接制油技術,生產成本遠低于煉油廠,平穩生產后,每噸油品的綜合耗煤約為3.5噸,其中除去燃料煤,凈原料煤消耗量為2噸。最初預期經過5年到8年才贏利,實際2011年就開始贏利,當年實現了4億多元利潤,近兩年盈利額已經成倍增加。”
高耗水是煤化工發展最大的隱憂
盡管一些項目獲得了批準和支持,“煤制油”是否具有大規模推廣前景,多年來外界爭議的聲音始終不斷。其中一個焦點就是“煤制油”是否具有長期良好的環境經濟性。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對此并不看好:“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煤制油’不過是以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去替代另一種,其結果尚難預測,有可能是得不償失,特別是目前煤炭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往往被漠視,無節制地開采,將令資源枯竭提前到來。”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認為:“煤制油”經過技術轉化合成后,結構和純度可達到與石油相同的標準,可直接作為燃料運用到生活中。然而,“煤制油”作為石油的替代物,無論從技術上、經濟上以及“碳排放強度”上均有難度。“業內普遍的看法是,只有國際油價在70~80美元/桶以上,項目才能獲利。而煤價保持每噸在200~300元之間,才可以保證煤化工項目不虧損。”
中科合成油股份公司總工程師唐宏青表示:“現實情況不是中國想不想發展‘煤制油’,而是脆弱的石油保證能力迫使我們必須發展‘煤制油’。當然,矛盾點也是有的,目前的煤制油項目大體都分布在缺水的西部地區。而煤制油項目需要大量的水。”
西部地區水資源相對貧乏,且分布不均,但是因為煤資源產量高和煤種豐富,成為“煤制油”“煤制氣”項目的優選之地。有些項目,甚至開始考慮遠距離調用黃河水,進行“煤制油”生產。
北京大學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世秋也認為,“煤制油”帶來的嚴重挑戰就是水資源。張世秋說:“不管是哪一類型的‘煤制油’項目,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水源狀況來規劃煤化工項目,不能簡單地為了發展經濟,就倉促規劃上馬。”
“煤制油”工藝中主要用水項目有反應用水、用于冷凝的冷卻水、用于加熱的水蒸氣用水、洗滌用水、生活用水等。張世秋說:“我們查閱過一份《煤電基地開發與水資源研究》報告,按照這個報告的計算,1噸直接液化‘煤制油’的耗水量約7噸,間接液化‘煤制油’耗水量約12噸。高耗水是煤化工發展最大的隱憂。”
“煤制油”項目要避免一哄而上
正是基于環境經濟性的擔憂,國家發改委在2008年9月發布了《關于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除了神華集團的兩大‘煤制油’項目外,一律暫停其他‘煤制油’項目的審批。2009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煤化工作為“六大過剩產業”被提出明確的整改計劃。而目前“煤制油”項目的提速跡象,未免又讓人擔心會出現盲目的“一哄而上”。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燦發認為:“當前,各地為了治理霧霾,紛紛出臺煤改氣、煤改電、煤改油等措施。由此刺激了相關產業的投資沖動。但將于2015年1月1日實施的新《環保法》會對那些高耗能、高耗水的產業進行限制。如果‘煤制油’企業事先不在環境代價上做充足的考慮,很可能會在上馬之后麻煩不斷。”
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負責人馬軍指出,在西部地區建設這么大的耗水、耗能、空氣污染排放企業,必須事先做好環境影響評價,而在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時,要鼓勵公眾參與。這樣才可能充分地從多個角度,來確保項目的發展達到最優。
長期研究環境影響評價法的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認為:“雖然一些‘煤制油’項目已經進入了示范性的生產,但整個產業尚未進入全面大發展的階段。在環境影響評價的公眾參與方面,建議企業在項目正式建設前,舉辦更多的論證會和聽證會,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從環境影響、社會影響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否則,如果我們獲得了一點好的空氣,卻抽空了地下水、污染了草原和沙地,這樣的環境代價轉移型的產業,未必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