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史詩
1月8日,由環球時報社聯合中國科協新技術開發中心、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等機構發起的“2025環球時報年會——新質生產力產業實踐洞見活動”在北京啟幕。此次活動匯聚了來自科技、經濟等領域的眾多專家及企業精英,共探產業創新的實踐路徑。
鄭緯民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發表主旨演講,深入剖析了新質生產力在科技創新前沿陣地的核心地位與戰略價值,強調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源于科技創新的強大驅動力。鄭緯民認為,當前各國在新質生產力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應積極利用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倪光南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詳細介紹了空間智能視覺這一新興技術,認為其有望將機器人智能等級從L1—L3提升至L4,從而實現機器人的自主化和智能化。倪光南表示,空間智能視覺技術是人工智能與空間計算的融合創新,將為機器人產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這一技術的發展不僅將推動機器人在工業制造、醫療、服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還將對相關產業鏈產生深遠影響,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在企業創新成果展示的重要環節中,華為云大數據與AI領域總裁尤鵬介紹,華為云通過“超節點+集群”架構升級,為企業提供AI算力,并結合企業Know-How和基礎及行業大模型,打造匹配企業的多模態多尺寸專屬模型。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江濤提到,自2014年啟動“訊飛超腦計劃”以來,科大訊飛不斷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新,為星火大模型的“智能涌現”奠定了堅實基礎。順豐科技AIoT領域副總裁宋翔介紹,通過整合順豐30年的行業數據積累,順豐豐語大模型建立了物流行業首個大型模型評估體系,推動了物流行業大模型技術解決方案的優化。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許越表示,海螺集團已完成AI大模型建設,并實現了水泥行業AI場景的整體規劃,包括視覺大模型、預測大模型、NLP大模型等多個應用場景的上線,有效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
會上,2024新質生產力產業實踐示范案例正式發布。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的華為云盤古大模型、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的訊飛星火大模型、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壁仞科技軟硬一體異構協同的超大規模智算集群解決方案、順豐科技有限公司的順豐豐語大模型以及騰訊音樂娛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MUSELight大模型推理加速引擎等憑借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技術和應用實踐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