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因其突出的物理特性被譽為“工業(yè)黃金”。它能與眾多原材料復合構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還是激光、核工業(yè)、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重要原材料,在常規(guī)工業(yè)與高精尖工業(yè)領域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日本高調宣傳在本土發(fā)現巨大儲量的稀土,意在“敲山震虎”,此做法的主要目的還是要打壓中國稀土產業(yè)。這已不是日本第一次在稀土上與中國“叫板”了。
日本稀土“橫空出世”
近日有消息稱,日本確認在南鳥島周邊海域蘊藏有大量高濃度的稀土礦藏資源,用日本方面的話來說,“這些資源可供日本使用230年,而且稀土品位超越中國稀土20倍左右”。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長期從中國進口稀土資源,而中國憑借三分之一的全球稀土儲量,供應世界90%的市場。眼下,這種格局有可能會發(fā)生變化。調查顯示,日本礦床的稀土儲藏量是中國陸上礦床的10倍以上,能讓日本消費數百年。
其實再早2011年7月,《日本經濟新聞》就借助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志向全世界宣稱,東京大學副教授加藤泰浩的團隊在太平洋海底“發(fā)現”儲量相當于陸地1,000倍的稀土礦礦床。日本科學家稱,是從78處距海面3,500米至6,000米的海底泥土中發(fā)現了礦物,其中1/3富含稀土和金屬釔,并可輕易被開采。而目前全球稀土資源總儲量僅為8,800萬噸,竟還不到日本科學家稀土大發(fā)現的“零頭”。
意在打壓中國話語權
不過,觀察人士認為,日本媒體爆出這條消息的動機頗有虛張聲勢之嫌。說得更直接一點,日本宣稱在海底發(fā)現天量稀土有制造假消息的嫌疑,他們已經不止一次曝出過稀土大發(fā)現的新聞。實際上,日本媒體此次海底發(fā)現“天量稀土”的報道已屬“舊聞”,此類信息早在兩年前就曾透露過。
對于日本在其南鳥島周邊發(fā)現大量稀土一事,4月8日,中國稀土學會專家組副組長徐廣堯
表示,這件事情炒作的成分居多,意在打壓中國稀土產業(yè)。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則干脆表示,不管此事是否屬實,現階段對中國稀土都無多大影響。
其實,日本早就與中國在稀土上結下了“梁子”。自2010年中國實行稀土出口配額管理之后,日本就非常不滿。日本還曾聯(lián)手美國、歐盟向國際貿易組織(WTO)提交訴訟請求,控告中國實行的稀土出口配額制,要求WTO調查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貿易政策是否違反世貿組織的協(xié)議。
保護稀土資源 增加話語權
曾幾何時,中國稀土在儲存量、生產規(guī)模、出口量等方面占據多個世界第一,且還具有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土品位及礦點分布合理等優(yōu)勢。然而,由于長期以來缺乏必要的保護意識,敞開大門不計成本的地向世界源源不斷的供應,導致了中國稀土儲存量在幾年之間直線下降。
現如今,中國的稀土儲藏量只占世界稀土資源儲藏量的23%,但是中國供應的稀土產品超過了世界稀土市場的90%。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更要加強對自己生產稀土的過程有序管理、加強對環(huán)境的保護、加強對資源的可持續(xù)開采、加強對市場的整頓,更多地保護稀土生產環(huán)境、稀土工人的安全。為此,中國在去年發(fā)布了《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白皮書闡述了中國政府在稀土行業(yè)發(fā)展上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并舉、稀土利用和環(huán)境協(xié)調發(fā)展、維護公平合理的稀土市場秩序的原則,彰顯中國在稀土開采上保護立場的決心,讓今后中國稀土的發(fā)展占據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