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科技部、財政部、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啟動了“十城千輛”工程,該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每年向十個城市推廣新能源汽車,到2012年使新能源汽車占到汽車市場份額的10%。然而,2012年眼看就要過去了,當年的理想在“骨感”的現實面前已變得不堪一擊,新能源車慘淡的銷量幾乎可以宣告“十城千輛”計劃的失敗。
十城千輛計劃落空
2012年是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示范推廣工作的最后一年,但從當前各地推進情況來看,完成設定目標幾乎沒有可能。各車企新能源車銷售情況也表明市場對這一概念并不“感冒”,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9月,國內乘用車企銷售新能源汽車6,982輛,其中純電動車3,009輛,混合動力車3973輛。
“十城千輛”示范區及25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共同構成新能源汽車私人與公共系統試點的體系。與示范區情況相似,截至今年7月,25個試點城市僅有4個城市完成度(投放1,000輛新能源車示范運行)超過30%,分別為杭州、鄭州、蘇州、北京;其中完成情況最高的杭州市也僅為47.10%。“十城千輛”的目標基本宣告落空。
目標不切實際與市場脫節
“十城千輛”工程可以說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規模化、商業化運行的開始。
當時正值新能源汽車產業被各界普遍看好,政府、企業、資本市場均熱情空前,有關部門更是將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視作中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進入世界汽車大國之列的捷徑。于是轟轟烈烈的十城千輛工程就應運而生了。但目標設定是否切實可行,著實有待商榷。
按照十城千輛的目標,每個試點城市每年要推廣1000輛新能源汽車,從絕對數量來講,這個數字并不算太高,但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產業剛剛起步,企業產品不多、市場認可度還不夠,這樣的目標依然顯得有些好高騖遠,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所處的實際發展階段脫節。
此外,部分試點城市本身汽車產業不夠發達,當地沒有新能源汽車產品可供采購,而在補貼方面,除了中央財政的支持,參與示范的城市地方財政也要安排配套資金進行補貼,考慮到地方利益,試點城市寧可完不成試點目標,也不甘心拿自己的財政來補貼“外人”。這就導致在大部分城市,試點工作難以取得切實有效的成果。
新能源車并未深入人心
在中國傳統汽車市場上,私人是汽車消費的主力。如果私人不愿意購買新能源汽車,那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宏偉規模將難以實現。而現實情況就是,私車主們觀望者眾,掏腰包買單者寡。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銷售新能源汽車僅為8,159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5,579輛,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2,580輛。201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525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3,44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81輛。按照這一增長趨勢,2015年極難實現新能源汽車50萬輛的銷售目標。
新能源汽車受到消費者冷遇,更重要的原因是車價過高。不少消費者表示,如果政府補貼到位、車價具有一定誘惑力,不排除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可能。多項調查顯示,有意嘗鮮新能源汽車的中國消費者比例高于全球發達國家。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執行主任Drew Kodjak稱,中國約50%的消費者認為自己是潛在電動車嘗新者,日本、法國、德國的比例僅為4%、5%和9%。
如何將消費欲望轉化為消費能力,值得主管部門及車企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