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新型市場化節能機制,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近年來在我國迅速推廣,基于這一模式的一大批節能服務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冒出”,成為市場化節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但能源節能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行業發展之路上仍面臨一些困境。
工業企業不花一分錢的節能方式
對于化工行業來說,今年是一個“寒冬”: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出口不容樂觀,這些因素導致整個行業都面臨嚴峻的形勢。而對于泉州匯盈化學品實業有限公司(簡稱“匯盈公司”)來說,今年卻是一個值得慶幸的年份,公司借助當地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成功更換了蒸汽鍋爐,使得能源成本大幅下降。
匯盈公司副總經理呂培政告訴記者,該公司主要生產無磷洗衣粉的原材料,包括沸石助洗劑、沸石分子篩原粉等。這一行業很大的特點就是能耗高,公司成本當中很大一塊是能源成本,主要是耗煤、耗電。記者在現場看到,新舊鍋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匯盈公司一臺舊的鍋爐廠房還未被拆除,這是一個傳統的鍋爐廠房,里面堆積了很多煤塊,廠房內墻及外面的道路上全是黑色的,鍋爐房內很大一塊地方用來堆放煤塊,加上鍋爐,整個廠房占地面積很大。而在一百米開外,一臺新的鍋爐矗立在那里,顯得非常氣派,且周圍很干凈,四周甚至還栽種了很多盆景。鍋爐占地面積不大,大概就一百平方米左右,現場看不到一個工人;邊上是一個控制室,里面幾名技術工人正對著電腦操作。
“舊的鍋爐已經全部停止運行了,我們準備把舊的鍋爐全部拆除,重新做廠區規劃,屆時廠區環境改善,而且還可以平整出一畝多土地。舊鍋爐由于供熱不穩定,甚至影響到產品質量。新鍋爐提供的熱量非常穩定,對我們提升產品質量很有好處。”呂培政說。
匯盈公司最大的收獲還在于能源成本的下降和環境的改善。據永恒能源營銷總監李寶讀介紹,項目成功改造后,預估每年可為匯盈節約9190噸標煤;匯盈公司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硫165噸;每年減排可懸浮顆粒物129噸;每年減排二氧化碳22148噸。該項目初步估計可為匯盈公司每年節省約982萬元的能源費用。
呂培政說,正是由于成本下降、技術進步、質量改善等因素,公司在今年宏觀經濟困難的形勢下依然訂單充足,而且基本上是零庫存。
作為福建省最大的食品生產企業,達利集團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也讓其受益不少。記者在達利集團子公司——泉州嘉禾食品有限公司看到,廠區原來的4根大煙囪現在只剩下1根,一臺20蒸噸/小時的高效潔燃粉體工業鍋爐代替了達利原有的3臺10蒸噸鍋爐。該項目成功改造后,每年可為達利嘉禾節約7733噸標煤,而且粉塵減少,噪音降低。
“達利集團一年燃料費用就8億元,今后如果所有的工廠都上這些節能鍋爐,那么就可以節省10%的燃料費用,一年就是8000萬元,這等于企業增加了8000萬元的利潤。這種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一種很好的探索,讓企業、節能服務公司雙方都受益。”達利集團有關負責人說。
合同能源管理發展潛力無限
節能服務公司的投資、技術和節能增效優勢,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嘗到甜頭,對高能耗企業節能產生很大的催化作用。
福建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譽鏵說,合同能源管理的實質就是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節能服務公司承擔了所有的投資成本,并從企業節省下來的能源費用中進行分成收回投資。
“在當前宏觀經濟不景氣、實體企業資金緊張的背景下,這種方式具有很大的優勢,實體企業可以節省投資成本達到節能的目的。節能服務公司專業化做節能,在技術研發、引進等方面也具有領先優勢。這種市場化的節能機制發展潛力很大。”張譽鏵說。
福建省晉江市經濟貿易局副局長林永紅說,晉江市的節能服務公司去年實施了15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十一五’時期‘一刀切’式的行政化節能讓許多地方已感覺‘前無出路、后無退路’,但節能服務公司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讓我們看到市場模式下高科技、專業化節能的前景。”
有關資料顯示,我國自1998年開始從國外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機制以來,經過10多年孕育,節能服務產業近期終于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2007年全國約有節能服務公司230家,目前已達3900多家,5年間數量增長16倍。“十一五”期間,我國節能服務產業年節能能力從60多萬噸標煤增加到1300多萬噸標煤,增長超過20倍。
當前,節能服務行業發展的前景還是非常廣闊。“僅工業鍋爐方面,我國有58萬臺工業鍋爐需要改造,一些老的工業鍋爐已使用10多年,熱效率只有50%左右,且造成很大的環境污染。僅這些工業熱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如全部實施,需要1000家節能服務公司20年才能改造完,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張譽鏵說。
節能服務行業遭遇“成長的煩惱”
節能服務行業是最有希望大規模普及的能源管理手段,也是一個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有關測算顯示,到201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預計將達到GDP的7%-8%,成為新的支柱產業。然而,節能服務行業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一些束縛亟待打破。
為了推動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國家出臺了相關財稅支持政策。對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每節省1噸標準煤,國家財政補貼240元。一些地方政府為了鼓勵當地節能服務公司的發展,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再用地方財政進行配套補貼,福建省甚至將獎勵標準提高到500元/噸標煤-800元/噸標煤。與此同時,國家還對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涉及的營業稅、增值稅和所得稅進行優惠。
“當前節能服務產業的稅收優惠措施難以落地。雖然國家已出臺節能服務公司減免稅政策,但地方財稅部門存在認定難的問題,F在的情況是有政策沒有程序,導致很多節能服務公司享受不到稅收優惠政策。”永恒能源營銷總監李寶讀說。
另外,節能服務公司補貼政策通常遵循屬地原則,即在哪里做項目,就在當地申請補貼。這就容易導致地方保護,有的省落實不到位,更多的省則“肥水不流外人田”,節能服務公司因此難以跨出省域界限做大做強。
與此同時,融資難困擾著節能服務產業。由于前期投資都要靠節能服務公司,回收期一般都要3-5年,所以節能服務公司的資金鏈都比較緊張。江蘇恒豐勁力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連墀告訴記者,融資受阻的原因在于:節能項目投資效果是減支不是增收,沒有產生直接效益,銀行不熟悉種類繁多的節能項目,有評估難度。一些節能項目規模偏小,融資成本高。
有關業內專家建議,國家的節能獎勵資金投入市場意義不大,可將其部分用于節能項目融資,撬動金融杠桿,為金融機構提供風險補償。還可以創新商業模式,同第三方商業資本開展節能合作融資,改變以往節能服務公司唱獨角戲的尷尬局面,推動節能服務利益共享、風險共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