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等部委在北京舉行“告別白熾燈•點亮綠色生活”政府在行動主題宣傳活動,宣布正式實施《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并從本月起禁止進口和銷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
據新華網10月19日報道,推廣節能燈,淘汰白熾燈,是好事。節能減排、綠色低碳,自然是人人都要夸贊的。其實,北京的大中型超市和有些檔次的家裝市場,現在已經基本看不到白熾燈的身影了,多少瓦的都沒有,人們只能買到節能燈,在這一點上,北京已經走在前面。
不過,節能燈還是新事物、新產品,既然新,就有它的特點。節能燈的特點是什么呢?除了節能以外,就是貴。一個燈泡,動不動就十幾元幾十元,和兩三元一個的白熾燈泡比起來,天壤之別。如果只使用節能燈,燈泡的性質就變了,要從日常易耗品變成耐用消費品,普通老百姓這個觀念轉變起來,有點難。
貴帶來的另外一個結果是,老百姓沒從節能中得到好處。使用節能燈,電是省下了,可錢沒省下,等于是把省下的電錢買了燈泡。節能不省錢,老百姓沒得到多少好處,推廣起來,多少有點阻礙。
節能燈市場是塊大肥肉,14億白熾燈換節能燈什么概念?按每只15元算,就是200多億的流水了。面對這塊肥肉,廠家的表現又如何呢?一句話,不咋的,光顧著掙錢了。今年一季度,陜西省質監局搞了次節能燈質量抽查,樣品批次合格率只有43.7%。一大半不過關,這就很說不過去。壞一個節能燈,等于一口氣壞五六個白熾燈,這不是虧了嗎?
另一個問題,是節能燈的概念。現在市場上的節能燈,品種很多,廠家也熱衷于打概念牌,什么LED燈啊、三基色燈啊,等等。消費者剛接觸,不懂,也不摸門。于是就有黑心商人用價格較低的鹵粉燈冒充節能燈賣,這就是坑害消費者了。這事兒要是不解決,就是給節能燈抹黑。
節能燈的回收也是個大問題。盡管好的節能燈壽命能達到8,000小時左右,一般情況下,至少用三四年,可它終究有壞的一天。
有報道說,我國首批推廣的上億只節能燈已經到了集中報廢期。節能燈含有汞、鉛等有毒有害元素,被專家稱為是僅次于廢電池的第二大生活垃圾“汞污染源”。誰負責回收這些燈泡?有沒有分類處理系統?咱們不能顧頭不顧尾,光惦著省電,不惦記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吧?
為了推廣節能燈,許多地方政府都采取了政府補貼的形式,大量節能燈很便宜地進入了百姓家庭。可話說回來,在推廣期進行補貼可以,但這終非長久之計。
既然節能燈有政策鼓勵支持,有大規模的市場,有巨大的產量,為什么成本不能再降一些,價格更親民一些,讓老百姓用得不“肉疼”呢?至少可以把賬算過來,得到一些實惠吧?同樣,既然強調環保,廢舊節能燈的回收也得盡快形成系統,要不然節能燈真推廣了,每年幾億廢舊燈泡,可真夠我們的環境喝一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