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對“地溝油”的資源化利用取得積極進展,不僅可以提煉加工成高級航空油,也可通過微生物分解成具有活性的生物肥,可謂“上天入地”,前景喜人。然而,另一種發展趨勢也令人擔憂:總有不法分子把“地溝油”變成“進口貨”,不僅上餐桌、入飼料,甚至還進了藥房。據媒體日前報道,河南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里,共采購1.45億元“地溝油”,用于生產抗生素原料藥,并已廣泛流向醫藥市場。
據《人民日報》10月11日報道,監管“地溝油”,光靠行政、法律等手段,面臨諸多管理難題,其行政成本也難以承受。目前,不少地方開始瞄準現代、安全的資源化利用手段,將“地溝油”加工成生物柴油、化工原料、生物肥料等,不僅能讓企業獲利,吸引其參與治理,也能極大減輕政府負擔。然而,如果找不準公益性和經濟性的平衡點,厘不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地溝油”資源化利用仍會出現亂象。
當資源化利用的主體是民營企業時,倘若當地政府不能保證其主體的利益一致性,就難以杜絕原有“灰色”或“黑色”利益團體的搶利、干擾行為。例如,一些地方把回收、運輸、加工等環節分給不同的企業,往往造成“前面吃肉,后邊喝湯”的結果,鏈條末端的加工企業往往只能拿到“注水”或被取走“干貨”的“泔水”,因而無法生存。
倘若簡單地相信市場的作用,“地溝油”自然會流入“成本洼地”和“利潤高地”。在“地溝油”制藥一例中,油販子將“地溝油”賣給正規處理企業,每噸售價不過5,000元左右,而賣給制藥企業,售價可達6,000元左右。面對資本的逐利沖動和業內的激烈競爭,市場倫理的制約往往顯得蒼白無力。
要掌控資源化利用的方向,必須打斷“黑色利益鏈”,規范市場行為。
一是合理疏導。比如由政府提供油價直補,讓“一體化”的正規油脂處理企業收到合格、足量的“地溝油”,從而擠壓“黑色產業鏈”的生存空間。從各地情況看,現在的問題是處理企業往往拿不到政策實惠,如增值稅不能抵扣、稅收不能減免等,導致企業生存困難;即使有補貼,數量不僅少,而且直補企業,不是“直補油價”,這就導致企業難以按市場價收到“地溝油”,因為處理企業所能承受的購買價要低于市場價。這一局面亟待改變。
二是嚴格監管。在日常監管中,要認真分析“地溝油”產生、回收、流通、使用各個環節出現問題的原因,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以“地溝油”生產抗生素原料藥為例,目前我國大部分制藥廠仍在沿用污染嚴重、效率較低的化學裂解法生產,而不是歐美國家采用的環境污染小、成本低廉的酶法生產。這也是企業缺乏創新能力,希望利用“地溝油”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率的內在誘因。如果當地嚴控油脂交易市場,嚴格藥品監管機制,嚴禁制藥廠采用落后污染工藝,并鼓勵、引導企業創新等,“地溝油”就不可能輕易流向制藥行業。
說到底,“地溝油”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堵疏結合,全流程控制。既要保持嚴格執法的高壓態勢,又要仔細防范各個環節的“跑、冒、滴、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掉“黑色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