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10日透露,近日將派出副部長級代表團赴德國、法國和歐盟,就光伏電池案與相關方面進行交涉。光伏產業的貿易摩擦問題已遷延數月,繼美國之后,歐盟委員會于6日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一旦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對本已深陷危局的中國光伏產業來說,將是一場滅頂之災。大批企業有破產之憂,約30萬從業人員將受到嚴重沖擊。
據《中華工商時報》9月10日報道,對國內光伏產業所面臨的嚴重困難局面,我們聽到各種聲音,在支持打氣之余,亦有輿論認為該產業當前危局是“咎由自取”,政府不必過分加以呵護。他們的理由是,產業無序發展造成了今天的內憂外患。
我們認為,今日之困局不能簡單歸結為某個單一因素。當下而言,在總結過往教訓的同時,首先要做的,仍是盡力運用規則去維護好這個產業的正當發展權益。
的確,光伏產業的問題,有國內地方政府在產業布局、政策引導方面的決策失誤,有各種投資主體市場研判的種種疏失,而作為政府部門,在產業面臨貿易保護主義傷害時,積極談判,合理運用游戲規則來維護產業利益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光伏產業短短數年內在中國實現巨量增長,有著多重復雜原因。
就在幾年前,面對全球性能源危機,以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以其低碳、綠色、可持續的特點贏得世界各國的青睞。從某種角度來說,正是歐美市場不斷釋放的市場需求信號強烈刺激了國內相關投資的急劇放大。
然而,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歐美相繼陷入債務泥潭,過往的需求承諾如美麗的肥皂泡一樣瞬間破滅。
我們認為,“陰謀論”固然不值一哂,但歐美國家的貿易保護傾向卻是真實的存在。
我們看到,一些國家試圖重振制造業以推動出口增長,為緩解經常項目赤字的壓力與財政困境,他們將以往提供制造外包的中國視為最主要競爭對手,在國內經濟政治壓力下,開始高筑貿易壁壘。
盡管在危機中歐盟唯一可向外求援的是中國,但他們卻在有意無意中使用了雙重標準:“市場化”標準和非市場化標準來回切換,唯一目的就是“于我有利”。對此,中國相關部門亦應據理力爭,在規則合理范圍之內為企業爭取最大主動權。
坦率講,中國光伏產業最大的問題并不是反傾銷,而是產能嚴重過剩和過度依賴出口問題。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放棄產業的合理發展需求,不能放棄在貿易爭端中維護合法權益的盡力一搏。
回過頭來看看歐美的指責,他們認為中國光伏企業存在傾銷行為和政府補貼行為,光伏產品的低價格導致歐洲產品的市場價格削減。
此前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一份公開聲明曾指出,中國產品近年的價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國際原材料價格的大幅降低,中國的競爭優勢在于技術進步和集約化生產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并降低了成本,絕非傾銷和補貼行為所致。
這是個有根據的說法:2012年以來,硅料現貨市場價格呈持續下降趨勢,由年初30美元/公斤下降至目前的18美元/公斤,降幅達到40%。而硅料成本占光伏組件成本的25%以上,使得光伏組件的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
此外,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僅從德國就進口價值3.6億美元的銀漿,進口多晶硅更是高達7.64億美元。近年中國累計從德國和瑞士等歐洲國家采購的生產設備達到108億美元。也就是說,在光伏產業中,中歐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互利合作的關系,很難去嚴格界定傾銷和被傾銷的主體責任。
我們希望,此番政府有關部門能夠通過與歐盟相關國家的積極磋商,各方能用共贏心態去解決問題。畢竟,任何單方面限制都將使光伏產業遭受嚴重損害,最終延緩的是全球太陽能普及利用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