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資源環境的硬約束下,世界造紙工業已紛紛走上綠色低碳之路,通過廢紙利用、林紙一體化,采用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技術,行業實現了可持續發展。而中國造紙行業卻一直被歷史遺留問題不斷困擾,35%的落后產能,生產水平非常低,污染能耗非常大。
“環境、資源、結構是近年來制約造紙工業發展的三大瓶頸,也是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解決的難題。”根據不久前出臺的《造紙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未來5年正是破解上述瓶頸的重要時期。《規劃》提出,造紙工業要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傳統造紙工業向可持續發展的現代造紙工業轉變。
深度減排面臨三重門檻
落后產能多,污染強度大,產能增速快
為摘掉污染“黑帽子”,過去5年造紙行業下了大力氣。“十一五”期間,造紙龍頭企業率先做出綠色承諾,提前完成節能減排任務;關停制漿造紙企業2000多家,淘汰落后產能1000余萬噸;已建成的先進產能的質量、消耗定額、污染物排放負荷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0年,造紙廢水化學需氧量排放95.2萬噸,比2005年的159.6萬噸降低40.4%,排放強度由萬元產值0.069噸降至0.018噸,降幅為73.9%。
但作為COD排放第一、氨氮排放第二的重點控污行業,造紙行業未來的減排壓力有增無減。技術裝備比較落后的產能仍占35%左右,是行業主要污染源,COD排放量約占行業排放總量的47%,難以達到《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3544-2008)的要求,急需加大改造或淘汰的力度。
“產能增長快,工程減排空間收窄等因素也給減排帶來較大壓力。”環境保護部總量司張震宇副處長分析認為,首先,造紙行業單位產品排放強度要高于其他行業,未來工程減排空間大幅收窄,管理減排和技術減排等進一步考驗企業。其次,根據相關規劃,造紙行業“十二五”產能將達到1.2億噸,比“十一五”增加約1/3,這同時意味著排放增量較大,消化增量的壓力加大。
當然,最大的壓力還是來自于落后產能和超標排污。中國造紙協會理事長錢桂敬坦言,造紙行業小企業多、設備落后、污染嚴重的現狀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相關資料顯示,2010年,造紙行業小企業達到3303家,企業平均規模偏小,不到1.45萬噸(大型龍頭企業除外)。
近年來,造紙行業淘汰落后的力度一直不減。但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指出,以往核查發現,淘汰落后的工作也存在一定“水分”。統計顯示,2011年1~9月,造紙行業產量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13.6%。“為什么產能沒有明顯增加,產量卻在9個月內增加了1000萬噸,一邊淘汰落后產能,一邊實際產量大幅增加,暴露了淘汰落后工作中非常嚴峻的問題。”她說。
這位負責人同時指出,淘汰落后涉及財產損失、職工就業、財政收入等多方面問題,職工安置困難多、難度大,隨著未來淘汰工作力度的持續增大,涉及人數會更多,給地方財政造成的壓力也會加大。目前,退出機制還不夠完善,配合機制沒形成,政策措施沒執行到位,有不少地方至今還沒有建立淘汰落后產能財政補貼的專項資金。
深度減排潛力從哪兒挖掘?
從濃度控制到總量控制,新建項目將實行總量前置審批
根據《規劃》,2015年,造紙行業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比2010年降低10~12%,氨氮排放總量降低10%,實現增產減排。這一目標如何實現?造紙行業已經實行了世界上最嚴格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深入減排怎么挖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