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以中國為中心的新興市場國家自動化發展的影響,2011年日本產業用機器人在海外的銷量大幅提升。與此同時,在本地市場則存在過度競爭的傾向,企業利益受損的情況十分嚴重。中國的產業用機器人市場以日本和歐洲制造商為中心,但韓國和中國臺灣也參與其中。
此外,最近中國國產產業用機器人開發也逐步推進。大型制造商也開始在本公司內著手進行機器人開發。比如中國最大的OEM制造商富士康,從5年前就開始制造產業用機器人,公司使用的機器人中自制的就占了20%(該公司有進口“100萬臺機器人計劃”)。此外,機械裝置制造商和NC裝置制造商也在制造機器人。
中國產機器人,在馬達和減速機等要素技術方面,現階段仍然要依賴于日本和德國,而且因為應用技術尚不發達,因此無法達到日本和歐美的制造水平。因此,在技術層面上,暫時對日本產機器人制造商構不成威脅。但是,在中國這一大市場中,出現強有力的競爭制造商只是時間問題,中國市場的國產機器人制造商在不斷增加,激烈競爭也只是時間問題。
為了應對今后機器人市場的發展,《產業用機器人的基本構造的革新-技術進步》就可以成為一個對策。例如,拋棄減速機和編碼器、潤滑劑和電纜等必須的零部件,采用新型體制進行挑戰,這種方法可以大幅削減零部件的成本,也有助于壓縮品質管理等間接費用。此外,排除掉主要部件后,設計的自由程度將會提高,構造變化的增加使得調節操控方面的約束條件也會有所減少。
但是,日本產業用機器人市場仍存在過度競爭。100萬日元的低價SCARA機器人開始在市場上銷售,但系統集成商會開出接近原價的65萬日元的價格,從而引起進一步的價格競爭,形成惡性循環。這樣的低價設定,是基于目前中國市場動向的重要企業戰略。但是只有以基本構造改革為核心的技術保證,才可能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
如果不這樣做,遲早會被市場淘汰。因此,企業不應陷于單一的器材成本競爭和配置競爭,而應當追求合理的生產物資價值,這是日本當前產業用機器人制造商亟需采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