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批準的第一個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區,甘肅的新能源發展應當是多元化的。”剛剛榮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杰出貢獻獎”的喜文華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喜文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主任,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綠色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30多年來,他致力于太陽能等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經濟能源戰略的研究。
在喜文華看來,甘肅是新能源大省,我省的新能源利用,特別是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都已走在全國前列,未來也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希望組織專業人員對我省太陽能、風能的發展現狀做一次深度調研,特別是要調研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喜文華說,通過調研,發現問題,提出實事求是、理性和科學的解決途徑和辦法,為下一步的可持續發展和高效發展奠定基礎。
“通過風力光伏發電+現代農業+觀光旅游業三位一體的運作模式,可以使太陽能和風能的推廣與利用多元化。”喜文華說,以光伏發電為例,如果把太陽光伏板再往高抬一米,傾角不變,那么下面就可以種植一些適合在干旱沙漠生長的植物,在利用和治理荒漠,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促進觀光旅游。這樣既有利于解決荒漠化問題,又能增加經濟效益。
“在太陽能和風能利用的市場開發上也應該多元化,大力推動太陽能光伏光熱建筑一體化就是一個重要途徑。”喜文華說,幾年前由他提出并倡導的“太陽能南墻采暖降溫計劃”就是實施和推動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的具體途徑,它能很好地解決農村建筑的取暖和降溫問題。他建議今后要在新農村改造、城鎮化建設、移民搬遷等過程中大力推廣光伏光熱相結合的太陽能建筑一體化,這樣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還能節約能源并拓展利用太陽能的永久市場。
所以,在喜文華看來,加強對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構件的研發力度就成了重中之重。“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并不是簡單地把光電板放在屋頂上,而是必須有具體的構件產品,使之成為建筑的一個組成部分。”喜文華說,要實現太陽能建筑的構件化、功能化、標準化和產業化,就必須有好的成熟的技術做支撐,同時還要加強國內外合作與交流,借鑒和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