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光伏,三分天下有其一,兩年前的運動式大建設,在這個偏遠高原上打造出了完整的產業鏈及超過2GW的裝機容量,如今卻飽受盛宴之后消化不良帶來的陣痛。
近日,科技部完成了對青海光伏產業的調研報告,這份并未公開發布的報告顯示,受制于電價偏低、棄光激增、補貼資金不能及時到位、行業亂收費、創新能力不足等因素,光伏企業的處境十分艱難;挽救光伏產業的政策包括制定合理的電價水平、支持分布式利用及解決棄光頑疾。
“劣幣驅逐良幣”
過低的電價將形成惡性循環。
歷史總在重復上演,類似風電企業撤離“三北”地區,光伏企業正在考慮轉戰二類地區。
青海地區的光伏發電企業向本報記者反映:“0.75元的電價對于一類太陽能資源區而言遞減得過快,我們可能會轉向二類資源區!
此前,青海的光伏上網電價幾經下調,2011年7月1日以前核準的項目按1.15元/千瓦時、當年7月1日之后降為1元/千瓦時,2013年3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通知》(征詢意見稿),將全國分為四類太陽能資源區,青海省的光伏上網電價為0.75元/千瓦時。
“如按0.75元的電價水平,發電企業的內部收益率會降低到5%以下,行業將難以為繼!币晃淮笮凸夥娬鹃_發商告訴記者。
開發商的共識為,過低的電價將形成惡性循環:發電企業壓縮成本導致設備質量參差不齊,最終全產業鏈上的企業無一幸免?萍疾康恼{研報告稱之為“劣幣驅逐良幣”。
以某企業三期項目為例,一期工程造價18.6元/瓦,到三期時下降到11.5元/瓦,設備企業幾無利潤。據記者了解,青海曾發生過投產僅兩年的光伏電站大面積更換組件的現象。變壓器以次充好,用鋁線代替銅線,導致電纜頭故障率極高而引起脫網事故的先例屢見不鮮。
與風電相比,光伏電站開發商對電價更為敏感。北京鑒衡認證中心秦海巖告訴記者:“光伏開發商大多是民營公司,與風電開發商多為國有大型電力企業相比,他們的承受能力很弱!
記者發現,除一些國有電力發電商外,還有大量的開發企業是上游和中游的設備制造商,他們為了保證產品銷路,不得已采取建設電站的“自救”行為,這些企業并不認為這種方式能夠持久,也更談不上商業模式的創新。他們向記者坦承:“在適當的時機,將會出售電站!
“電價將直接決定光伏電站是去是留。”秦海巖稱。
棄光激增
“棄光”的比例已經達到40%以上,1/4以上的電站無法上網。
“電網公司明確告訴我們將會限制發電!币晃还夥娬鹃_發商面對電網公司的事先“丑話”舉棋不定,該公司已獲得了建設電站的全部路條,但并無一絲喜悅。
科技部調研報告顯示,青海地區多數電站的年發電小時數僅為1500左右,但他們的可研報告中均超過2000小時。
由于青海海西地區網架薄弱,從新疆送出的750kV特高壓線路對所經區域無法提供幫助,有些電站被“棄光”的比例已經達到40%以上,1/4以上的電站無法上網,為順利并網,發電企業已開始聯合集資建設升壓站和匯集站。
如按照青海省政府雄心勃勃的規劃,至2015年該地區將建成5GW的光伏電站,而目前全國的總裝機容量僅為7GW。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認為,青海省大舉規劃有違市場規律,可能會給本已艱難的光伏行業雪上加霜。
為解決并網頑疾,有專家提出建設“光伏專線”,但這一設計思路已被電網公司否決,國家電網公司計劃發展部副主任告訴本報記者:“僅僅輸送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無論如何在經濟上都是行不通的!
參與科技部調研的北京鑒衡認證中心認為,青海光伏輸送問題在短期內尚難解決。
光伏并網檢測收費亂象
機組功率1.5兆瓦年檢測成本在1000萬元左右。
科技部的調研還揭開了可再生能源并網眾所周知的潛規則。
據調研報告初稿透露,按國家電網下屬電科院的要求,光伏發電企業必須委托電科院進行光功率預測,并收取年費。相鄰兩家電站,光功率即使沒有任何差異,也要分別向電科院繳納年費。
“我們只能被動接受!币患夜夥娬鹃_發商告訴記者:“與并網相關的設備也只能從國家電網旗下公司購買!
開發商向記者反映,光伏并網逆變器同樣存在重復檢測的問題,每個型號收取80萬元的檢測費用,同一型號用在不同項目上,要重新檢測。
對于風電、光伏并網檢測收費,張正陵稱并不了解情況,“可以向電科院咨詢!
實際上,光伏并網檢測收費亂象延續了風電的做法,在一個風電場中,以機組功率1.5兆瓦為例,每種機型的檢測費用為50萬元,如果再加上50萬-80萬的抽檢費用,類似上海電氣(3.38,-0.23,-6.37%)這樣規模的制造企業,年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