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前,面對外界持續質疑的“業績造假上市、關聯交易不明”等問題,勤上光電在第一次公告否認之后,第二次公告承認存在與員工投資公司進行關聯交易,但將責任歸為“公司及相關人員管理疏忽所致”。
不過,有知情人士向報社記者報料稱,“這件事情絕不是疏忽,而是公司為了追求業績的持續增長有意造假。公司除了鼓勵有政府關系的員工在外面投資創辦私人公司,通過與公司發生交易推高業績。還通過一項‘工廠孵化計劃’,公開與各個省市有政府關系的商家進行聯合造假方式,套取國家各級政府對LED工廠和項目的財政補貼”。
工廠孵化變相“造假”催肥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從去年開始,勤上光電就推出一項‘工廠孵化計劃’,表面上是將勤上光電現有的生產制造、產品研發、項目設計、市場推廣、IPO運作等經驗向外界有償輸出,打造一批區域性的LED照明企業。其實,就是勤上光電聯合各地商家合法‘造假’套取國家政策,推高公司業績”。
隨后,某報社記者以投資加盟商名義,聯系勤上光電“工廠孵化計劃”項目投資熱線,一位男性工作人員在電話中透露,要想參加公司的‘工廠孵化計劃’,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認可LED照明產業發展前景的實力型企業,二是要在當地擁有良好的政府人脈關系,“當前LED項目主要掌握在政府手上,同時政府對于LED工廠投資還有補貼”。
2012年推出的“工廠孵化計劃”,目前由一位董事長特別助理負責。上述工作人員透露,“我們這一計劃,不是吸納經銷商,而是將勤上工廠及發展模式在各個區域復制,一定要建工廠投生產線。前期,可以打著‘勤上公司投資’旗號進行項目立項、參與工程投標。不過,最終,工廠生產的產品不允許使用勤上商標,一定是客戶商標”。
當記者表示,“建工廠投生產線前期投入太大、周期太長,生產線建設、培訓員工需要很長時間來熟悉,不如做營銷公司”時,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建工廠投生產線是為了讓你從當地政府拿到政策補貼等優惠。其實,在產品生產方面,你完全不用擔心,直接由勤上給你提供接近成品的幾個大模組,你拿回去后用螺絲刀簡單組裝,到時候政府的人過來看到你有生產線、有自己的品牌商標,又有員工,肯定會在項目、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
上述知情人士也透露,“勤上給‘工廠孵化計劃 ’合作伙伴的產品供貨價,要低于市場經銷商供貨價的20%—30%左右。在這些合作伙伴工廠項目立項、投產等全過程中,勤上還會派人參與跟當地政府談判拿政策”。
“你在建廠初期,完全可以拿著與勤上簽署的合作協議,就跟政府說這是勤上光電,中國第一家在主板上市的LED照明企業,在當地聯合投資項目,到時候我們可以根據政府人員的級別,派出事業部總監、總經理過去。甚至你當地政府領導過來公司考察,還可以安排董事長出面接待。甚至在你工廠參與一些項目投標、獲取地方政府政策時,我們都可以提供全套資料和人員幫助。”上述工作人員還表示,即使是你們工廠今后做大了上市,勤上還能提供IPO方面的服務支持。
對于勤上光電為何要毫無保留地在全國各個地方培養一大批“區域競爭對手”,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即使是你做大了,我們也不擔心,畢竟我們的采購優勢很強。對于勤上來說,你們都參與這一計劃會推高公司整體業務,因為我們是上市公司,只要公司規模上去了、股價漲那么一點,這就是我們想要的”。
為了業績增長就“不擇手段”?
作為中國第一家以LED照明為主業登陸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近年來勤上光電的業績增速令外界驚嘆:在2011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9.3%、30.04%之后,2012年勤上光電營業總收入、營業利潤再度同比增長11.45%、9.23%。
在上述知情人士看來,“這一成績的取得,與勤上光電在市場經營中的‘不擇手段’密切相關。在公司內部,業績增長始終是第一位的,只要員工能夠給公司帶來業績,各種獎勵、激勵都很豐厚,各種手段也被公開允許”。
已曝光的“勤上光電隱藏關聯交易”事件中,在2008年至2011年期間,勤上光電前五大內銷客戶中,廣東品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廣州芭頓照明工程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均由公司員工投資成立。品尚光電的法人黃燦光,擔任勤上光電發展部主任,還曾兼任公司職工監事。芭頓照明股東之一的賈廣平,為上市公司監事,現任公司董事辦副主任。
對此,勤上光電董秘辦工作人員向某報社記者解釋稱,“發生關聯交易的并非公司‘董高事(董事會、高管、監會)’成員,所以公司并不知情”。對于公司兩份澄清公告前后不一致的質疑,該工作人員則辯解,“開始沒有排查那么細,后來查看這兩家公司前幾年的股東構成才知道有公司員工參與投資”。
不過,據某報社記者了解到,對于鼓勵有市場資源、政府關系的員工自行在外組建,或者與合作伙伴共同組建公司承接LED工程項目,最終從勤上光電購買相關產品,卻是公司早在多年前便已經確定的市場營銷模式之一。勤上光電上市之后,這一模式最終由“工廠孵化計劃”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