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天氣,驕陽似火,但鉛酸蓄電池市場仿佛已經提前進入冬天。近日,據有關媒體報道,在鉛蓄電池主要產地浙江長興縣,目前下游企業利潤微薄,瀕臨生死邊緣。
“生產蓄電池幾乎沒有利潤了,我們正在考慮停產或轉行。”6月10日,浙江美能電氣有限公司負責人馬先生對媒體記者說到。“原來每噸(極板)的加工費(除鉛價外)是3500元,現在降到3300元了。我估計將有三分之一的下游企業熬不過今年。”一家蓄電池生產企業負責人張先生憂心忡忡地說。
這便是眼下鉛蓄電池中小企業的現狀。價格之爭、產能過剩、環保問題備受詬病,讓鉛蓄電池中小企業在夾縫中求生存,面對此境況,它們是否還能笑到最后?
鉛蓄電池價格之爭
5月中旬,長興縣一家蓄電池加工企業的員工來到縣政府,反映企業停工后拖欠工資,要求政府出面協調。
這是作為“蓄電池之鄉”的長興多年來未見的現象。在過去數年間,境內蓄電池生產企業天能集團、超威集團不斷成長壯大,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蓄電池行業成為縣域經濟重要的增長點。
“蓄電池行業近些年發展很快,但企業盈利能力卻不斷下降。”長興縣政府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從企業搜集到的信息來看,大多數加工企業的毛利潤都出現明顯下滑。
事實上,從2013年以來,鉛蓄電池一再跌破價格底線,拋開價格戰本身對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不說,如今鉛蓄電池的價格已經導致了行業的全面虧損。在國內蓄電池巨頭天能集團與超威集團的價格競爭之下,下游代工企業近期出現停產現象,并呈現惡化勢頭。有的企業管理能力較差、貸款壓力較大的企業甚至虧錢。為了保住市場,他們只能自行消化成本壓力,日子很難過。
對于當前的困境,浙江寶能電源公司的蔡先生說,蓄電池加工企業普遍不賺錢,要想存活下去,各方面都得精打細算。
鉛蓄電池產能過剩
價格大戰的背后是嚴重過剩的產能。2012年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曾下達了淘汰鉛蓄電池2000萬千伏安時產能的任務。不久,在選址、設備自動化、環保等方面設定大量門檻的《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又開始實施,這些措施都直指落后產能,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但部分企業為了達到準入門檻,一些達不到環保要求以及技術落后的企業,甚至一些大企業紛紛大規模擴大產能。
產能過剩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整治力度不夠。據江蘇蘇中電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沈維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目前的突出問題是行業整治的力度不夠,不僅是一些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在生產,還有一些地下黑作坊也在生產,他們無牌無證、偷稅漏稅,給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另外,有業內人士表示,我國鉛酸蓄電池行業整治產能過剩還得依賴政府調控。一是經濟金融調控,可以通過控制企業貸款利率來限制企業的投資步伐;二是針對限制類的產業不給予貸款、稅收方面的優惠,并加設一定的限制。
如此看來,在目前產能已經嚴重過剩的情況下,無疑使整個行業雪上加霜。
鉛蓄電池環境污染問題
浙江德清、廣東清遠、湖北咸寧、江蘇大豐、廣東紫金……這些分布在中國大江南北的地方近些年都被一個詞語聯系在了一起——“血鉛”。“自2005年以來,全國各地已經發生了至少27起與鉛酸蓄電池生產和回收行業有關的嚴重的集體鉛中毒事件,僅2011年上半年就發生6起。”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理事張弘說道。其中,浙江省一家生產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電池的工廠附近的居民,至少有300人被查出血鉛濃度超標,高出正常值最高指標的7倍。2011年安徽省發現的一起鉛中毒事件中,有100多名兒童被發現血鉛含量超標。
這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無疑敲動了每一個國人的神經,而人們也便把矛頭指向了鉛蓄電池。然而鉛蓄電池沒有錯,錯在無法處理或無意處理污染的生產廠商們。2011年3月,環境保護部對11個重點省份31個重點地市的388家鉛蓄電池企業進行督查。從督查情況看,鉛蓄電池行業中,除少數大型企業較為規范外,大多數中小企業存在建設項目違法問題多、污染治理設施運行不正常、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不當、衛生防護距離不落實等問題。
事實上,很多時候發生的鉛泄露、鉛污染問題很大程度上要歸結于生產技術的落后,如果在生產過程中減少人工操作的工序、提高生產廠房的密閉度、提升治污技術的話,“血鉛悲劇”完全可以成為過去式。
另外,對于我國鉛蓄電池行業來說,目前高新技術運用還不太成熟。從長遠發展來看,如果整個行業缺乏創新意識,那么鉛蓄電池中小企業的生存之路只會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