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年初開始,隨著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和銀行信貸政策的緊縮,很多中小企業面對價值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機械設備,出現了“錢緊”的煩惱,這也直接導致工程機械行業出現降速。在這樣的背景下,“信用銷售”開始成為制造商和企業客戶青睞的主要模式。
目前,國內工程機械的信用銷售主要有三種形式:銀行按揭、分期付款和融資租賃(第三方融資租賃或廠商自己的融資租賃公司)。融資租賃是指融資租賃公司向生產廠商出資購買設備,擁有設備的所有權,而終端用戶只需交納一定比例的啟動資金作為保證金,并交納后續租金,便可在租賃期內擁有設備的使用權。
實際上,自國內引進了融資租賃這一模式以來,第三方租賃公司一直占領上風,但最近一年來,融資租賃的業務正在朝機械設備廠商集中,兩方面各占到約一半的市場份額。目前,國內許多大型工程機械制造商,如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徐工集團、玉柴重工、柳工集團、山推等,都建立了自己的融資租賃公司。
而在發達國家,信用銷售比例通常高達90%左右。已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如卡特彼勒、斗山重工、小松重工等,均建立了自己的融資租賃公司,且運作模式已相對成熟并在銷售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昆石投資合伙人張曉鵬對此評價說,“廠商自己做融資租賃,不僅設備的購入成本較低,還能省掉中間委托的手續成本。從國外經驗來看,廠商系融資租賃公司應該會成為主流”。而且,廠商自己設立融資租賃公司,對機械的保養、維修和回收也都較第三方更有優勢。
不過,由廠商操作的融資租賃也面臨著另一種風險。目前,國內企業的融資租賃公司與母公司的關系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在“體內”,即納入上市公司資產中,另一種則是將融資租賃機構放在集團平臺上操作,排除在上市公司之外。目前,行業內對于這兩種方式存在較大爭議。雖然不少企業更傾向于在集團層面操作,但對于公司股東來說,則需要背上較大風險。
北京振華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軍表示,把金融公司放在“體內”,每一筆費用支出都需經過審計,更利于構建完善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和措施,同時信息披露也會更加真實透明。而一旦置于“體外”,既缺乏監管,又無須受到信息披露的約束,為暗箱操作和資本騰挪創造極大的空間。“虧錢從來不敢說,賺錢就偷偷往兜里裝。而一旦產生問題,由于信用銷售主體仍然是上市公司,風險將由上市公司承擔,而最終則由全體股東買單!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