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能源的可持續供應,從上世紀90年代起,德國積極推動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前,德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之一,風電設備制造業居全球領先地位。
根據德國風能協會下屬的弗勞恩霍夫風能及能源系統技術研究所(IWES)的最新研究,德國2%的土地可以用于發展風電,在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風電已經成為德國電力市場中重要的一極。相對中國來講,國內區域電網內的風電市場發展如內蒙古、甘肅等地已達到德國的水平。德國電力市場內部風電與電網的緊密結合以及同鄰國的電力合作值得我們借鑒和深思。
德國電力市場與周邊國家已經密不可分。鑒于德國國內電力市場容量,以及其與鄰國業已關聯的市場,和歐盟內部市場監管框架的約束,在這種形勢下仍把目光局限在國內能源市場非常不明智。更何況種種跡象表明,未來市場融合將更加深入。
這種發展趨勢對德國的能源轉型計劃來說極為有利?梢灶A見的是,比起一個局限在一國的孤立的國家解決方案,一個經過改良的橫跨整個歐洲或歐洲部分地區的聯網的電力系統能夠節約大量成本。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在電力系統的地理多元性擴大的前提下,供應側和需求側在不同地區間的差異都將成為有利條件。在需求側,各成員國、地區電力負荷曲線所表現出來的差異降低了總體的平均高峰負荷。對供應側而言,風力、太陽能的地域性差異可以彌補發電的不穩定性。此外,地理上的差異也可以通過某種方式獲得一定的平衡,比如,只要存在必要的電網,就可以通過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或者阿爾卑斯國家的水電站,擴大德國現有的有限的抽水儲能的容量。總而言之,未來對峰值發電廠和電能平衡的需求會減少。
盡管其他的歐盟成員國雄心勃勃地要加快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德國在利用各種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絕對水平上脫穎而出。到2020年,德國風力與太陽能的發電量將達到其他歐盟成員國總量的兩倍。由于風力發電與光伏發電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電力的市場價將會降低——這一效應我們從如今的午間電價上就可以看到。如果發生上述情況,周邊國家的電力需求將會起到穩定價格的作用。相反地,在德國的風力光伏發電能力不足時,周邊國家的電力可以流向德國,從而抑制德國電價過高。反之,對周邊國家來說亦是如此。
長遠來看,歐洲市場必將完全融為一體,歐洲的電力市場融合始于二十年前,迄今已采取了很多措施,如發電和電網運營的拆分,將來會出現更多的純能源市場和輔助服務。根據最新日程,《歐盟第三次能源改革方案》將會在2015年之前得到全面貫徹實施,其中包含了有關電力市場融合和電網導則等方面的規定。
相反,目前關于系統可靠性問題,在單個國家層面上仍處在激烈討論的階段,比如容量市場或各種設計方案下的戰略儲備問題。然而,各國或地區的各自為政來維持本地系統穩定將不利于確保一體化后的歐洲市場系統的可靠性。因此該討論應盡快提升到歐洲層面進行。是否應該以及如何協調各國的容量市場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在對聯網容量進行長期擴容和實現整個歐洲電力系統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出現之前,區域性市場將會是值得考慮的中期步驟。
按照德國與其鄰國的電力發展思路,中國的能源轉型成功與否關鍵在風電,風電發展關鍵在電網。風電發展以“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發展思路,通過跨區輸電通道和調峰電源建設,擴大風電消納市場,確保實現我國風電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