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年中,在黨中央和國務院保增長、調結構一攬子政策措施作用下,我國經濟運行已出現積極變化,總體形勢企穩向好。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1%,工業生產、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好轉。美國、歐盟等主要經濟體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也表明,經濟表現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國際經濟有望在年底前開始復蘇。越來越多的人樂觀地認為,中國經濟將呈現V型走勢,我們將先于歐美國家實現經濟復蘇。
在此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我們更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現在還遠不是額手相慶的時候。大規模投資刺激下的經濟回暖基礎并不穩固,國外需求的恢復尚需時日,我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依然不足。在初步遏止了經濟下滑的勢頭后,努力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應當成為鞏固經濟回升基礎的工作重點。
此次由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歐美國家首當其沖受到沖擊的是金融業。但在我國,卻是實體經濟最先感受到了經濟降溫的寒意。究其原因,是我國的經濟結構使然。經濟增長過多地依賴國外需求的拉動,結果必然受制于人。其實,經濟增長過多地依靠投資和出口的拉動,國內需求貢獻率偏低,這種扭曲的經濟結構由來已久,只不過在經濟高速增長期,這一矛盾被旺盛的外需稀釋和掩蓋了。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我國經濟曾一度陷入了通貨緊縮的被動局面。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政府一方面啟動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刺激內需的政策,使經濟維持了8%左右的增長率。但經濟真正步入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發展期,大規模的出口功不可沒。2001年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外需求為國內過剩的產能提供了宣泄的渠道,而旺盛的需求又刺激了投資的進一步擴張。2002-2007年,我國出口年均增長率達到30.2%,貿易順差由300億美元激增至2600億美元。在經濟繁榮的表象下,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顯然被淡化和忽視了。
當金融危機襲來時,歐美國家過度消費、中國大量生產的平衡被打破,國內消費不足的短板再次顯露無遺。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危機的爆發,既是原有經濟矛盾不可調和的表現,也為我們下決心調整經濟結構提供了絕佳的機遇。
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沖擊,大家都在反思。美國政府將會強化金融衍生品的監管,美國消費者正在逐步改變過度透支消費的習慣,而中國的宏觀政策也在向調整結構、改善民生傾斜,努力使失衡的需求結構向內、外需雙輪協調驅動的方向變化。
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產業結構調整等許多方面,也涉及到教育、衛生、住房等方方面面的配套改革,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指望畢其功于一役是不現實的。始終堅持在改革中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在開放中發展壯大民族產業,才是我國經濟保持長期穩定增長的根本動力。
【中華軸承網】部分信息來自互聯網,力求安全及時、準確無誤,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對其觀點贊同或 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本網轉載信息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電話:0571-5686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