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生銀行與德勤中國聯合發布《2012中國汽車金融報告》。報告稱,未來十年,中國汽車消費金融的市場余額將超過1萬億,商業銀行將占據超過一半的市場。
數據顯示,2011年商業銀行的汽車消費貸款僅為1367億元。“在汽車消費金融領域,各家商業銀行參與程度還比較低。”民生銀行的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3年,民生銀行將依托批發業務渠道優勢,大力發展汽車消費金融業務,但具體規劃及發布時間目前不便透露。
報告還顯示,在傳統業務之外,汽車租賃和二手車金融市場所獲得的金融支持程度較低,汽車金融的發展有待政策及市場機制的完善。
消費業務待突破
汽車批發金融業務和汽車消費金融業務是汽車金融的兩項傳統業務。而汽車金融供給多集中于批發融資領域。目前有包括民生、中信和平安在內的多家商業銀行開展汽車批發業務,涵蓋庫存融資、建店融資、并購貸款和現金管理等領域。
相比之下,由于汽車消費貸款單筆貸款金額低,操作手續繁瑣,銀行在汽車消費金融投放的資源有限,而汽車消費金融產品也只有汽車消費貸款、信用卡分期及汽車金融公司貸款三種,產品豐富度有待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汽車消費金融產品余額僅為3000億元,而銀行消費貸款僅為1367億元。我國汽車消費金融滲透率只有10%,遠低于美國、日本等成熟市場50%-70%的滲透水平。
報告預測,到2015年汽車消費金融市場余額將達到6700億,消費貸款可以占據其中的49%,而汽車金融公司及信用卡車貸業務將會出現萎縮。記者發現,如果以2011年的規模為基數,這一市場的年均增長率約為23%。
“未來十年,中國汽車消費金融的市場容量將超過1萬億。以汽車消費貸款為主的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將能穩固占據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報告中提道。對商業銀行而言,這5000億的市場份額將頗為可觀。
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傳統的消費貸款缺乏對渠道的掌控力,推廣成本較高,借助批發業務所積累的渠道資源,可以通過快速復制實現規模化擴張。
民生銀行交通金融事業部總裁韓峰認為,批零結合將會成為商業銀行汽車金融業務的發展趨勢。“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商業銀行資金充裕的優勢,又能彌補渠道掌控力偏弱的不足。”
“打通產業鏈是我們的主要目的。”民生銀行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提道,2013年民生銀行會加大在汽車消費金融領域的業務投入,而具體規劃還屬于保密狀況。
汽車金融的現實難題
汽車金融在中國發展了20余年,在金融產品供給及覆蓋領域上仍比較有限,業務發展不均衡。
從報告中可以看到,在傳統的批發業務與消費業務之外,汽車租賃和二手車金融市場所獲得的金融支持程度較低,面臨政策、技術等多種因素影響。
近幾年,廠商和金融公司一直在積極嘗試各種不同業態的租賃。以銀行系融資租賃公司為例,數據顯示,目前國銀租賃公司已租賃車輛近3700輛,與生產企業的合作金額超過84億元人民幣。
但從市場來看,汽車租賃公司屬于典型的重資產行業,前期投入高而資金回籠較慢,高負債運行是租賃公司的普遍特征。國內再融資渠道有限,使大多數銀行對該業務望而卻步。另外,成熟殘值市場及第三方殘值評估機構的缺失也是影響金融機構介入的主要因素。
德勤中國汽車流通行業領導人周永漢認為,“礙于尚待完善的融資租賃法律法規、不成熟的社會信用體系及風險控制體系以及缺乏余值市場和退出機制等情況,租賃產品較其他汽車金融產品而言尚未展現其特殊的優勢。”
同樣,二手車市場交易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二手車金融業務的推廣卻受到了很多制約。
其主要原因在于,二手車定價難導致貸款風險較高;而單筆貸款金融較小導致操作成本高。因此,即便開辦了二手車貸款的機構也不得不增加很多附加條件。
事實上,當前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等機構并未大規模進入二手車融資領域,只有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等在提供有限的融資支持。
德勤中國汽車金融業務服務總監吳從堅表示,汽車租賃和二手車金融市場的發展有待相關法規環境、信用體系、信息服務和商業模式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而這也是報告發布的初衷之一,韓峰表示:“民生銀行希望通過年度報告的形式對汽車金融行業進行梳理、總結和展望。一方面呼吁和推動行業政策、法規環境、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另一方面,促進行業內市場參與主體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建‘汽車金融生態圈’。”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