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一個人摘黃瓜、運黃瓜每天雇工費100元,打藥、捆瓜秧每天雇工費150元……隨著溫室蔬菜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和溫室青壯勞動力的短缺,菜農對小型農業機械的渴求日益增強。他們渴望有靈活實用的微耕機、蔬菜移栽機、自動噴肥機及滴灌設備等以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雇人成本。
日前,市農機化新技術新成果展示會成功舉行,參展產品涵蓋了農業機械10個類別210多個品種的機械設備。設施農業展區展示了育種、嫁接、移栽、耕作、卷簾、空氣凈化、信息監控等覆蓋設施種植全過程的30余項新技術新裝備。但令人遺憾的是,參加展會的菜農們對這些溫室農業機械雖然感興趣,但購買者并不多見。溫室大棚農業機械種類缺少、價格較高、性能不穩定則是主要原因。
日前,有關部門舉行了溫室蔬菜移栽機作業試驗,移栽機自身配套動力,只需1名作業人員乘坐在機具上就可完成移栽作業,省工省時。當不少蔬菜種植大戶咨詢購買時,有關部門介紹該機器是從國外進口而來,還沒有在市場上銷售;另外每臺10萬元的售價也讓一些農戶望而生畏。據介紹,由于我國溫室蔬菜農機研究起步比較晚,相當一部分農機是從國外引進來的,造成了兩個推廣難題:一是價格昂貴,農民負擔不起;二是由于我國溫室大棚面積、構造等方面與國外有差別,直接購進不實用,不能滿足農民需求。
一位農民告訴記者,溫室大棚設計有問題,溫室入口太小,小型農業機械根本進不去。記者在寶坻區、寧河縣一些溫室大棚看到,為了抵御冷空氣進入溫室大棚,菜農們就把溫室大棚入口留得很小,有的則需要彎腰進入,阻礙了農機機械進入溫室大棚。
據市農機主管部門專家介紹,只要是實用、價格適中的溫室農業機械,菜農是舍得花錢購買的。比如,溫室大棚卷簾機、水簾等,在武清區、西青區等地溫室得到了較好的推廣應用。專家指出,要想大規模地讓農機開進溫室大棚,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一是科學設計溫室大棚結構;二是加快研發、生產新型農業機械,做到性能穩定、操作簡單、價格實惠。專家介紹,本市溫室面積已經超過40萬畝,按照每畝溫室所需購置農機價款5萬元計算,總共將有200億元的農機銷售額的“大蛋糕”等待分享。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