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熱得發燙的煤炭行業如今倍顯凄涼,嚴重的產能過剩,已經阻礙該行業的健康發展。近日,國家能源局在官網掛出通知,我國將把淘汰煤炭落后產能作為調整優化煤炭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今年全國將淘汰煤礦1725處,淘汰落后產能11748萬噸。
通知要求,各地逐步淘汰9萬噸/年及以下煤礦;對安全基礎條件差且難以改造,以及災害嚴重的小煤礦,要加快引導其退出煤炭生產領域;鼓勵有條件的小煤礦參與煤礦企業兼并重組。通知還要求,各地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大中型煤礦兼并重組小型煤礦企業,并研究出臺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相關政策。
其實早在今年2月份,國家能源局就曾發布了《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2014年全國將淘汰煤炭落后產能3000萬噸。而從此次的通知可以看出,政府對煤炭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明顯加大。
“國家層面淘汰落后產能的決心非常堅定,煤炭產業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之前制定的淘汰計劃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重壓之下如期完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時,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對于整個產業而言是利好消息,這是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 中投顧問煤炭行業研究員邱希哲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煤炭行業即將進入最淡的季節,北方供暖已經陸續結束,南方水電開始進入旺季,煤炭已經沒有強有力的價格支撐,價格不斷下跌,從而出現需求不足、供應過剩的問題。盡管國家一直很重視產能過剩,但如何化解產能過剩卻是一個十分頭疼的問題。
不僅僅是煤炭行業,其他能源行業紛紛陷入到“越是產能過剩,越要拼命生產”的怪圈之中。以山西為例,山西經過近幾年大力度的國企兼并小煤礦的狂潮,但結果如何呢?產能并沒有降,反而一直在升。
“對于煤炭行業的考核大都是產銷量,而不是利潤。所以,不管價格如何,都需要保證產銷量。因此,盡管有生產條件不好的煤礦已經陷入虧損,但產量不僅不能降,還要加足馬力生產,保證市場份額和市場規模。”從事煤炭行業多年的工作人員劉寶(化名)對記者說道。
邱希哲表示,山西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比較到位,曾一度被業內人士作為正面教材加以頌揚。不過,落后產能并不等于過剩產能,落后產能的大量淘汰也不能保障整體產能會有所下調,這跟國家層面制定的產業政策有很大關系,壓小上大的舉措并沒有減少行業整體產能,煤炭產業規劃也沒有對總體產能提出嚴控舉措。
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產能的形成過程中,市場沒能真正成為資源配置的主體,一些非市場因素在發揮作用,阻礙了市場優勝劣汰的功能發揮。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拉投資,在勞動力、土地價格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扭曲了要素價格。所以,在化解產能過剩問題時,除了政策因素的引導外,更應該注重經濟手段的使用,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
邱希哲指出,一方面,強制淘汰勢在必行,中小煤企被兼并的命運無法更改,有關部門、地方政府應當積極協調煤炭巨頭和中小煤企之間的關系,幫助中小企業盡可能多地爭取利益;另一方面,引導中小煤企發展非煤業務、向其他行業轉型是關鍵舉措,有關部門應當建立信息分享平臺、產業扶持基金,幫助中小煤企轉戰其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