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區惟一的一個碳交易試點終于迎來了開市。
4月2日,湖北碳市場將正式啟動,成為國內第六個開市的試點。同時,湖北市場今年配額總量超過3億噸,也將在開市后成為世界第三大碳市場。
按照《湖北省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暫行辦法》,湖北企業履約時間為5月最后一個工作日。據了解,雖然二級市場將在今年4月份上線,但湖北碳市場的首次履約將為明年,為各項工作留出時間。
在7個碳交易試點中,湖北市場雖然啟動較遲,但具有產業重型化、高排放企業多、省內發展水平差異大等特點,具有其獨特的代表性。而在碳市場制度設計上,湖北也在配額注銷、價格發現機制、CCER抵消等方面做出了諸多創新。
對湖北企業而言,每年未經交易的剩余配額將在履約之時被注銷。這一設計意在留出空間對配額發放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從而避免市場上配額過剩的情況,同時也更好的鼓勵企業參與交易,加強碳資產管理。
為更好的進行價格發現,湖北市場設立了一級市場拍賣機制,但與廣東不同的是,拍賣不僅限于納入企業,對投資機構同樣開放,使得有興趣的投資者獲得了直接入場的機會。
同時,湖北也是目前惟一一個要求完全使用本地CCER進行抵消的市場,這一被市場人士視作“閉合”的機制是否能夠順利運行,將在開市后得到檢驗。
情景模擬下的總量設計
對于湖北這個快速發展的中部省份而言,能否協調好排放約束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是碳市場設計的重要挑戰。
為預測湖北省2020年碳排放,華中科技大學課題組參考湖北省2008-2011年GDP的實際年增長率,將湖北省的經濟增長按照高速、中速、低速三種模式,對應基本情景、低碳情景和強化低碳情景三種政策情景,總共9種經濟增長和低碳政策混合模式進行了預測。預測結果顯示,所有情景模式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均可以達到國家二氧化碳減排目標的要求。
最終,湖北省綜合考慮經濟發展空間和節能減排需要,選取了 “中速+低碳情景”設定年度碳排放配額總量,并由此確定了湖北省2014-2015年全社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計算出2014年碳交易市場配額總量為3.24億噸。
在確定了總量的基礎上,湖北省在配額分配時采用了總量剛性與結構柔性相結合的方式。
主持了湖北管理辦法制定的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齊紹洲解釋,配額分配時的原則第一注重總量剛性,配額總量具有剛性特征不能更改,尤其是對既有排放設施嚴格控制,其排放水平固化在2010年排放水平的97%上。第二考慮結構柔性,設置了既有配額、新增預留、政府預留三大部分的總量結構,分別具有不同的比重和功能,并進行動態化管理,充分發揮配額結構管理的靈活性。
相比其他試點,湖北省的企業納入門檻為國內試點中最低的。根據湖北省管理辦法,目前納入企業范圍為本省行政區域內年綜合能源消費量6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工業企業。按此范圍進行盤查后,湖北初步確定138家企業作為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的企業,涉及電力、鋼鐵、水泥、化工等12個行業。
齊紹洲表示,經過他們課題組選取電力等幾個行業測算后發現,目前湖北納入企業之間的減排成本差距較大,有利于發揮市場機制鼓勵減排。
靈活的配額機制
“湖北總的思路是吸取歐盟配額過剩的教訓,發放總體偏緊。另外,增加事后調整、糾錯機制。”齊紹洲說。
湖北省碳排放權管理辦法規定,碳排放配額總量包括企業年度碳排放初始配額、企業新增預留配額和政府預留配額。
根據湖北碳市場配額分配方案,其中年度初始配額=2010年納入企業碳排放總量×97%;新增預留配額=碳市場配額總量-(年度初始配額+政府預留配額);政府預留配額=碳市場配額總量×8%。同時,考慮到市場價格發現等因素,政府預留配額的 30%用于公開競價,今年為777萬噸。
根據湖北方案,對于企業初始配額和新增預留配額將實行無償分配,同時,企業因增減設施,合并、分立及產量變化等因素導致碳排放量與年度碳排放初始配額相差20%以上或者20萬噸二氧化碳以上的,主管部門應當對其碳排放配額進行重新核定。
“我把這稱之為企業參與碳市場的‘首批紅利’”,齊紹洲說,20%或20。
萬噸以上的重新核定范圍等于鎖定了首批納入企業參與的成本,即最多為20萬噸,超出則可申請調整。“目前試點工作也處于探索階段,我們對首批納入的企業要鼓勵,同時作為中部惟一的試點省份,也要考慮可能的碳泄漏等問題,不能讓企業參與成本過大。”
除了配額調整機制外,湖北創造性的未交易配額注銷機制也是一大亮點。管理辦法規定,每年6月份最后一個工作日,主管部門在注冊登記系統將企業繳還的配額和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未經交易的剩余配額以及預留的剩余配額予以注銷。
齊紹洲表示,注銷未交易的配額,主要是為了活躍市場,使碳價能夠變成更好的信號,引導企業更有效的節能減排。對企業而言,想回避這一條也很簡單,從碳資產管理的角度參與交易即可,加上企業的剩余配額并不會很多,因此這一設置對企業影響不大。
而在CCER抵消方面,湖北是惟一一個要求100%使用產生于本地行政區域內減排量的試點,同時項目需在納入企業排放邊界外。齊紹洲表示,與其他發達地區可能考慮鼓勵使用中西部CCER不同,湖北本身就屬于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相應項目投資成本較低,因此希望通過這一設置鼓勵本地清潔項目的發展。
一位納入企業相關負責人說,由于湖北目前納入門檻較高,因此很多有減排潛力的排放量較大的企業未能進入,完全可以通過CCER的方式參與到市場中來。
市場手段發現價格
如何活躍市場是各試點開市后必須面對的問題,而湖北則選擇了擴大交易主體和充分利用一級市場的方式。
與深圳、天津兩個試點類似,湖北碳市場除了控排企業外,也允許自愿參與碳排放權交易活動的法人機構、其他組織和個人進入。湖北省發改委在相關文章中表示,把個人也作為交易主體,主要是考慮到交易活躍度,以及引導激勵個人社會責任意識,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社會資金投入。
同時,與國內首次舉行配額有償發放的廣東一樣,湖北也在一級市場開始嘗試公開競價,但最大的不同在于,湖北的配額競價對機構投資者同樣開放,使得社會資金能夠在一級市場就可以直接進入。
根據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公告,湖北將于3月 31日舉行第一次碳排放權配額競價轉讓,底價20元,數量200萬噸,系統將在競價時段內按時段不斷撮合,直至配額全部賣完。
據了解,本次配額競價將采取分時段撮合的方式,以5分鐘為一個時間單位。在5分鐘報價期結束后,系統會將時段內投標依次按照價格、數量、時間的原則配對成交,然后進行下一輪報價,直至配額全部賣完。
這種競價方式將傳統拍賣過程加以分解,能夠激勵競買者把大數額買單分解成小單、按照實際情況多次投標,同時調整預期,有助于競價過程中的價格發現。
齊紹洲表示,通過一級市場公開競價的方式,可以實現價格發現,向市場傳遞價格信號,形成價格預期,同時也對價格穩定機制提供基準價格。價格穩定機制指的是,參照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模式,在必要時通過政府預留配額對碳價格的異常波動進行干預。
“考慮到湖北經濟的高增長情況,我們要留出主動調整的空間。同時也希望增加市場流動性、發現價格,用價格引導企業減排,進行碳資產管理。”齊紹洲介紹,經過培訓,部分湖北企業已經有了碳資產管理意識,主動表示會參與到市場中,嘗試低買高賣,期待獲益所得能夠抵消買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