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電力供應對消費方,特別是普通個體消費者而言,大概就只是電費賬單上的一串數字。然而,隨著分布式能源發電成本的下降,加上儲能技術的發展,消費者似乎離“自供電”越來越近了。
根據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近日發布的報告,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正在不斷下降,加上儲能技術的發展,未來消費者對大型電力供應商的依賴將逐漸減弱,并有望實現電力自給自足。
近來紅極一時的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曾提出,打造“巨型工廠”生產鋰電池,力爭在2020年前實現年產量媲美去年一年全世界鋰電池的產量。這些電池不僅可以供電動汽車使用,還可以作為多余電力的儲存設備,甚至還能隨時放電,供個體用戶使用。這種高效儲能電池的出現無疑將進一步推動分布式發電思路的前行,即盡量在靠近需求地的地方小批量地發電,而不是集中在幾個地方大批量生產電力。
其實,打造小型發電站局部供電并不算是全新的事物,其本身也具有許多優勢。相比典型的傳統燃煤電廠動輒數百兆瓦級的裝機容量,一個小型、高效的電站,裝機容量一般不超過10兆瓦,而且由于僅為一定區域服務,輸電成本低、大范圍斷電的風險也將隨之減小。
分布式發電并不僅限于采用可再生能源,或是儲能電池。美國康涅狄格州的衛斯理大學就安裝了一個利用天然氣的高效發電系統,不僅解決了該大學95%的用電需求,而且該裝置發動機產生的余熱還能用于供暖和提供熱水,從而削減了該大學30%的能源消耗。
分布式發電設施的建造也更為靈活快捷。通用電氣(GE)最近在阿爾及利亞安裝了24個小型燃氣發電裝置,每個大約能提供30兆瓦的電力。有數據顯示,在當地建造一個與其裝機容量相當的傳統電站,最快也需要6個月左右時間,“但是,我們只用了10天就做到了。”GE新型分布式發電業務負責人洛林·博爾辛格說。當然,小型燃氣發電設施采用的燃料更為廣泛,沼氣、有機廢棄物等能夠釋放出甲烷的物質都可以用來維持發電機的運轉。
不過,對傳統發電企業威脅最大的應該還是太陽能。以美國為例,持續的技術研發,加上大量的政府補貼,太陽能發電的成本一降再降,在電力市場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據摩根士丹利估計,如果此前提到的特斯拉的“巨型工廠”真的能夠提供大量廉價電池,那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使用屋頂太陽能供電的家庭用戶,配合采用這套儲能系統,每年在電力上的花費可能僅需大約750美元。
根據投資研究公司晨星(Morningstar)的數據,盡管分布式發電目前僅占美國發電總量的1%,但是鑒于目前的發展速度,到2017年,其很可能將占據全美1/3的發電份額。屆時,供電模式也將出現很大變化,小規模電力生產者將在電力市場上以低于大型發電企業的價格拋售多余的電力。
今年2月,美國電力研究院(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發布一項報告稱,分布式電力的迅猛發展已經大大威脅到了傳統發電模式,傳統“大電廠”的生存變得越發困難。據《經濟學人》報道,由于獲得了補貼的可再生能源電力不斷增加,德國大型電力公司之一的萊茵集團(RWE)價格優勢不再,已經出現了60年來的首次虧損,2013年凈虧損28億歐元。
傳統發電企業當然也感受到了來自分布式能源發電的威脅。在美國,為了鼓勵太陽能電力發展,國會公開表示,這些“有用的設備”不應該僅僅用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為家庭供電,還應該將多余的電力回賣給當地的電力企業。
全美最大的市政電力和燃氣公用事業公司CPS能源首席執行官多伊爾·貝尼拜抱怨稱:“小型太陽能發電設施安裝非常迅速,以前的用戶現在都自己發電;而傳統電企則不僅需要維護現有的電力基礎設施,如電纜、電線桿等,還得高價回購這些個體用戶自家生產的電,簡直不堪重負。”
公用事業行業顧問史蒂夫·米特尼克指出,住宅用電是美國電力市場上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要占到整個市場的47%左右。然而,這些曾經的消費者正在轉向使用太陽能發電自供電,并希望通過向電網出售多余的電力而獲利。
與傳統電企同樣不安的還有環保人士。他們認為,建造大量小型、個體化的供電設施帶來的影響還不能確定,因此對于像屋頂太陽能這樣的分布式能源發電的監管還有待加強。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甚至有人提出,應該對屋頂太陽能發電裝置征收額外的稅費。
分布式發電模式當然也有自己的“短板”。比如,如果都采用自供電模式,那么誰來為電網買單呢?因為即便是自主發電的用戶也仍然需要電網。比如采用太陽能自供電的用戶,除了通過電網售賣多余的電力,在沒有陽光的時候,他們仍需要從電網買電來用。
綠色營銷集團SmartPower總裁布萊恩·基恩強調,需冷靜對待分布式能源發電的發展,應該看到問題的各個方面。“對于未來供電模式,我們無法給出單一的答案。”他說,“這不是個非此即彼的問題。”
美國貿易機構愛迪生電力研究所(Edison Electric Institute),以及綠色團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ce Council)也共同呼吁,監管機構調整規則,鼓勵供電模式的多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