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歸國家所有邏輯何在
這個其實就是一個主動的造租行為。就是說先把你置于一個非法的地位,你要來合法地開采,你就要經過我的審批,通過向我尋租,你才能獲得合法的開采權。我通過我這個條例讓你自己開發開采成了一個違法的行為,處于了一個違法的狀態。
財知道:黑龍江省6月14日頒布了一個條例,就說風能、太陽能歸國家所有,探測要經過審批。在微博上就有網友擔憂說,空氣會不會也屬于國家,會不會征收呼吸稅?你怎么看待黑龍江有關部門的這種說法?
胡釋之:這個其實是一個條例,典型的部門立法、地方立法。顯然很搞笑,很荒誕。可能很多網友都已經看出來了,這種推理也是很合理的:你要說太陽能、風能都歸國家所有的話,那夏天吹吹涼風可能都是侵犯國有資產,而躲躲太陽則是在保衛國有資產。這個荒誕性是顯然的。但咱們得分析,他出這么荒誕的條例用意何在。它這條例是叫保護條例,對吧?
財知道:對,叫《黑龍江省氣候資源探測與保護條例》。條例規定風能及太陽能資源的探測要經過氣象部門批準,應該是氣象部門的一個條例。
胡釋之:這個就是典型的以保護的名義來占有,以國有的名義來占有。
財知道:我試著站在黑龍江有關部門立場回應一下:加強行政審批,能避免太陽能、風能無序開發、過度開發,從而更好地發展這個產業,這個說法有沒有合理性?
胡釋之:他肯定不會直接說我是為了占有資源,資源不讓別人用,只讓我自己用。他肯定得說一個別的理由。于是說保護,保護風能、太陽能,因為風能、太陽能很寶貴,不讓能那些民營企業亂開發,用這種理由來說服大家。這是很多審批立項的一個共通邏輯。
但你要去想它實際上目的是什么?它這個特別強調國有資源,特別強調審批。我猜測這其實就是針對民間資本去的。就是說國有企業可能就不需要審批了。國有企業開發國有資源當然就不需要審批了,這個是理所當然的,他們可以直接開發。
而民營企業呢,開發國有資源,就要經過我的審批了,就得經過繁瑣的審批程序。這個其實就是一個主動的造租行為。就是說先把你置于一個非法的地位,你要來合法地開采,你就要經過我的審批,通過向我尋租,你才能獲得合法的開采權。我通過我這個條例讓你自己開發開采成了一個違法的行為,處于了一個違法的狀態。
而且這種管制,這種把合理的事變不合法的管制,可能會腐敗相當嚴重。確實不合理也不合法的事,管制腐敗其實要小很多的。你比如說殺人案,那警察和法官徇私舞弊的良心成本會很大。而像風和太陽這種事,管制者自己也知道管不管問題都不是很大,最后肯定是給錢就過。
行政審批阻礙創新
政府它是不可能去規劃創新的,它怎么去判定創新呢?能不能創新其實企業家自己都說不準,它都要靠一個試錯,要靠事后認定。可能它事前覺得是創新,但也可能在市場上得不到反響,只有事后獲得盈利了才能證明真的是創新。
財知道:從另外一個層面說,這樣的規定,我在想它是不是阻礙了企業創新?
胡釋之:這是顯然的,它就是在給創新給設了一個坎。你是不是創新?是不是對風能、太陽能的有效開發?得由我政府說了算,不能你企業自己說了算。按常理來說,一個企業它要創新,它要通過創新盈利,它得造福社會,它最需要做的得說服消費者,說服它的客戶,讓客戶認為它是創新,是一個新的好產品。而現在企業創新首先第一步得去說服政府,讓政府覺得我這個是創新,是個好的項目,我才可以動工。就是說把是否創新的決定權交給了政府。
我們知道政府它是不可能去規劃創新的,它怎么去判定創新呢?能不能創新其實企業家自己都說不準,它都要靠一個試錯,要靠事后認定。可能它事前覺得是創新,但也可能在市場上得不到反響,只有事后獲得盈利了才能證明真的是創新。你像蘋果公司,iPad真正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以后,他才能證明自己是創新。所以要靠試錯,創新是試出來的。企業自己都不能判定是不是創新的東西,政府更不可能去判定。你加了這道坎,就只能是阻礙創新,而不是說保護、激發創新。
風能很大,太陽能很大,但政府不能太大
西方有一句老話,用來表明私有產權的神圣性,叫“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就是說我的房子再破,風能進、雨能進,但你國王不能進,政府不能進。
財知道:總結下你的看法?
胡釋之:西方有一句老話,用來表明私有產權的神圣性,叫“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就是說我的房子再破,風能進、雨能進,但你國王不能進,政府不能進。說到黑龍江的這個,其實就是風能很大,太陽能很大,但是政府不能太大,權力不能太大。你權力大到管風、管太陽的程度了,不但貽笑大方,也確實影響經濟效率,還侵犯了老百姓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