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國家能源局召開全國煤炭經濟形勢座談會,了解煤炭企業面臨的困難和突出問題,商討服務行業發展政策措施。神華、中煤、陜西煤化、兗礦等主要企業負責人參加座談。
與會者告訴記者,煤炭企業在會上大倒苦水,呼吁清理煤炭稅負,限制劣質煤進口,壓減產能過剩,煤電建立長期協調機制。
當前,受國內經濟形勢下行、大氣污染治理等政策影響,煤炭市場需求放緩,旺季不旺,價格持續下降,庫存暴漲,引發煤炭企業的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再加上進口煤沖擊、產能過剩、水電增發影響,煤炭行業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
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5500大卡動力煤平均價格報收553元/噸,環比下降6元/噸。自6月份以來,煤價連續下降60元/噸。一些港口貿易商甚至以更低的價格掛牌拋貨,以減少更大損失。
煤炭的蕭條表現對于資源省份是沉重的打擊。在河南省政府率先出臺“煤電互保”措施救市之后,山西、陜西、內蒙等資源地先后加入救市行列,希望煤電雙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渡難關,鼓勵電廠增加本地煤炭采購比重。
產銷負增長利潤銳減43%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19日通報,今年前7個月全國煤炭產、運、銷均出現下降。其中,煤炭產量21.3億噸,同比下降3.5%;銷量20.7億噸,同比下降3.9%。全國鐵路發送煤炭13.22億噸,同比下降1.2%。
進入8月以來,煤炭市場稍有回升,“但是沒有實質性恢復,主要受氣溫升高短時拉升需求。”一位煤炭貿易商說。
在國內煤炭供大于求的格局下,煤炭進口繼續保持增長。煤炭貿易商前7個月,全國累計進口煤炭1.87億噸,同比增長14.1%。煤炭進口在經歷5月、6月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之后,7月份出現反彈。“一旦國內煤價上漲,進口煤將大量涌入國內。”
同期,國內煤炭庫存始終處于高位。7月末,煤炭企業庫存9020萬噸,重點發電企業存煤6863萬噸,可用17天;主要港口煤炭庫存5297萬噸。
表現在資源省份,狀況更加糟糕。內蒙古煤炭工業局統計,上半年原煤生產4.47億噸;銷售煤炭4.35億噸,同比下降9%,產大于銷1200萬噸。到6月底,全區超過20%的煤礦停產。山西境內,上半年煤炭全行業利潤69.1億元,同比減少127.97億元,下降64.94%。
繁華不再,煤炭大佬們如今的境地變得有些慘淡,座談會上自然少不了吐苦水。一些煤礦由于經營困難,甚至出現貸款發工資和推遲發工資的現象。
目前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虧損最嚴重的是兗州煤業,虧損23.97億元;其次是黑龍江龍煤集團,虧損17億元。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介紹,前6個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3.3%;大型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0.8%,其中24家企業虧損,虧損面比去年增加了15.6%。黑龍江、吉林、重慶、四川、云南、安徽、江西等7個省份出現煤炭全行業虧損。
此前,煤炭工業協會專門向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匯報原國有煤礦破產政策不到位、補貼不足、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
40億噸煤炭產能過剩
在煤炭暴利、大規模投資的刺激下,全國煤炭總產能超過40億噸。加之晉陜蒙寧等主要產煤省區資源整合與技術改造礦井,陸續進入投產期,形成了較大的產能儲備,產能過剩問題嚴重。
但在行業內并不愿以產能過剩來描述煤炭行業現狀,取而代之以“周期性過剩與產能建設超前”。“十一五”以來,全社會煤炭固定資產投資共完成2.53萬億元,新增產能約24億噸。
但自去年以來,國內煤炭投資開始出現下降。今年上半年,煤炭開采與洗選業投資是采礦業中唯一同比下降的行業,同比下降2.5%。前7個月煤炭投資依然延續負增長的格局,同比下降1.6%,降幅收窄。
煤炭行業專家認為,短期內未見煤炭市場好轉的跡象,在今年高溫時期并未出現煤荒狀況。
煤炭工業協會預測,三季度及下半年煤炭需求將保持小幅增長,產能繼續釋放,進口增加,市場繼續呈現供需總量寬松、結構性過剩的態勢,全社會庫存維持高位,煤炭價格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行業去產能、去庫存的任務繁重,企業經營將面臨更大的困難。
從長期看,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全國GDP和居民收入翻番,這對煤炭消費起到一定的支撐地位。“從中長期發展看,煤炭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的地位很難改變,煤炭工業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姜智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