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傳信、擊鼓鳴金、信鴿、旗語、驛站……是古代人傳送信息的方式,直到19世紀,人類才開始研究如何用電信號傳遞信息。如今,無線網絡已將整個世界織成了一張巨網, 人類的交流變得更快速且高效。然而,現代通信方式的不完美還是影響了人類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在5月17日國際電信日這一天,我們可以暢想未來的通信世界里,哪些技術將脫穎而出,從而改變我們的生活。
同聲傳譯無處不在
你是否還記得,上海世博會信息通信館那場“超越時空、突破感官、跨越物種”的未來體驗,人和動物,甚至是植物,居然也可以毫不費力地進行對話和交流。
這一切看起來讓人覺得太不可思議。因為,現實是,即便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還尚未突破所有阻礙。因此,未來通信率先要解決的恐怕依然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問題。
人與人的交流雖然早已突破了國界的限制,但語言卻始終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個不小的障礙。在重大國際會議現場,同聲傳譯成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未來通信是否也能用上類似谷歌翻譯的軟件,而不再借助于人力來完成跨國交流?
答案是肯定的。
谷歌已經研發了一款手機翻譯軟件,能讓手機即時翻譯用戶通話。對著谷歌android智能手機講話的用戶,將會聽到他們的話被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而通話對方的話也會被翻譯成該用戶的母語。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類軟件的內在過程是,首先記錄用戶的通話,并把音頻轉換成文本,然后將它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文本,最后再以音頻的形式發回到手機上。
不過,目前,手機用戶在通話中還必須在每句話之間按一下“提交鍵”,谷歌翻譯軟件才能進行正常工作。
闞凱力認為,軟件內語言的多次轉換一方面影響了速度,同時軟件對語音數據的識別處理能力也有待提高,必須降低錯誤率。
而微軟研發的快速口譯系統幾乎可以在瞬間將英語譯成中文,而且快速翻譯機器生成的語音還保留著說話者的口語風格。
此前,他們還與多倫多大學的科學家進行合作,通過深度神經網絡結構對瞬時翻譯系統進行改進。因為,深度神經網絡識別聲音的工作方式與大腦相似。
手機接管生活
根據最新研究表明,平均每6.5分鐘人們就會看一眼手機。不僅如此,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便是看手機,而晚上睡覺之前的最后一件事自然也是看手機。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在未來世界,更多樣化的通信工具不斷出現,比如透明手機、腕帶手機、彎曲手機等等。這無疑是得益于無線通信網絡傳輸速率的提高和無線終端芯片集成程度的提高。
不過,在闞凱力看來,未來手機準確地說將不再是手機,而是人人持有的無線智能終端。
目前的智能手機已經是集通訊、相機、上網設備、音樂播放器、電子書閱讀器等于一體的掌上電腦,而在未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手機將成為你生活中的“管家”。
例如,在智能住宅中,家里的一切電器都可由手機遠程操控。只要手機下一個指令,比如在回家路上通過手機遙控將燈、熱水、暖氣或冷氣打開,到家后就可以直接進入一個理想的環境。甚至家中的音樂和燈光可以組合成幾種環境模式,隨著主人的心情和需要,提前設定或者切換。而主人外出時,能隨時監控家里的一切,出現緊急情況,手機還能立即收到反饋并自動報警。如果家中有寵物,手機還可定時給寵物喂食、喂水,并實時顯示寵物的狀態。
此外,手機還能承擔“家庭醫生”的職責。手機與醫院聯網,不需要直接去醫院,家中老人就可以通過手機將自己的身體狀況遠程傳輸給主治醫生進行診斷,手機可以測脈搏、心跳、量血壓,也能進行x光照片等功能,甚至在一些不能緊急送達醫院的情況下進行基本的自救提示。
腦電波通信助你心想事成
當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觸屏設備已經徹底改變了人機交互的方式,世界的一切對人們來說都是可以觸摸的。而未來的通信技術將超越觸摸屏幕的范疇,語音和手勢控制技術將會逐漸成為主流。
比如,蘋果siri和三星s voice等智能化的個人助理,用戶無須打字,通過語音就可以輸入文本;微軟的kinect和任天堂的wii,通過手勢就可以對設備進行控制。再如,備受矚目的谷歌眼鏡,用戶可以用自己的聲音控制拍照、視頻通話和辨明方向等。
不過,這些依然不是人機交互的終點,腦機接口通信才是人類的終極目標。
目前,來自互聯網的數字化信息必須借助顯示器或者揚聲器轉化為模擬信號,再通過光波和聲波傳輸,才能被人們的眼睛和耳朵所接收,之后再通過視網膜和鼓膜轉化為模擬電信號,通過視神經和聽神經傳輸到大腦。
未來,一旦可以將芯片嵌入人體,或者出現其他半嵌入、非嵌入式的解決方案,互聯網、手機與人體之間就能形成直接通信。
屆時,當你去到單位時,大門會自動打開;經過走廊時,燈光會隨著你的腳步亮起;走進辦公室時,電腦會和你打招呼。總之,只要帶有腦電波通信設備,所有的系統都能識別你,有來電提醒、新郵件通知、自動下載等等。甚至,在腦電波反映出人們不同的情緒變化時,周圍的數字環境也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