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電價到底如何形成?到底有多少種電價?就這個問題,從監管官員到企業人員再到普通用戶,竟無人能給出答案。
原國家電監會的一份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發電企業平均上網電價為0.38元/度,輸配電價國家電網為0.16元/度,南方電網為0.20元/度。
終端平均售電價格是0.58元/度,其中居民生活用電是0.47元/度,商業用電價格0.81元/度,非居民用電是0.74元/度,非普工業用電是0.77元/度,大工業用電是0.61元/度,農業生產用電是0.43元/度、貧困縣農排用電是0.19元/度。
實際情況復雜多了。國家能源局一位官員曾對記者說,就銷售電價而言,全國可能就有上千種,如果算上各種名目的優惠電價與前端的上網電價,沒有人說得清楚中國有多少種電價。
本報記者選取北京和工業集中的山東為例,通過對各種類型電價梳理發現,在民用階梯電價之外,存在著更多、更復雜,各種類型的銷售電價,這不僅造成了統計上的困難,也使電價改革錯綜復雜、難上加難。
“電價復雜的問題在于輸配沒有分開,電網公司盈利靠"買賣"差價保障,獨買獨賣妨礙了電價的簡單化、市場化趨勢。”一位對電力企業非常熟悉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314種電價
中國對終端銷售電價實行目錄電價制度,根據用戶類型不同,一般分為居民用電、工商業用電和大工業用電三大類,并在不同類別中,按電壓等級和地區規定了不同用電價格,各地各類用電價格均由國家發改委核準。
這只是一般的電價,在三大類下面還有更細化的分類。2011年底,北京最近一次調整銷售電價。
彼時,國家發改委發文,其中北京市銷售電價平均提價標準為每千瓦時3.3分。提價文件包含了6個附件。其中最一般的電網銷售電價表中,有四項用電價格,分別是居民生活用電、一般工商業用電、大工業用電和農業生產用電。
四項用電類目下,大工業用電適用兩部制電價。所謂兩部制電價,即將電價分成基本電價與電度電價兩部,基本電價按照工業企業的變壓器容量或最大需用量作為計算電價的依據,由供電部門與用電企業簽訂合同,確定限額,每月固定收取,不以實際耗電數量為轉移;電度電價,是按用電部門實際耗電度數計算的電價。
大工業用電價格中特別列明電石、電解燒堿、電爐黃磷生產用電與中小化肥生產用電價格,其中中小化肥生產用電的基本電價標準低于一般大工業用電,以適用國家對化肥行業的補貼政策。
上述所有四個類別的電價又依據電壓等級分成六等,分別標價。劃分標準為1千伏、10千伏、20千伏、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
刨除不適用電壓等級的組合,北京銷售電價表面上有31種電價,再去掉居民生活用電多電壓共用一種電價的情況,共有27種銷售電價。
中小化肥用電電價有專門的表格,銷售電價中對于中小化肥廠的電價只適用于兩部制電價的平段(用電負荷),兩部制電價還有高峰和低谷電價。兩部制電價之外,還有單一制電價和合成氨生產用電價格單列。匹配不同電壓等級,這一類別電價中總共有42種電價。
北京還對居民生活用電之外的用電類別實行夏季和非夏季兩種峰谷分時銷售電價政策,在電壓等級和四大用電類別基礎上,引入高峰、平段和低谷三個時段電價,兩項折合120種電價。
在此之外,在峰谷分時結構調整后,高峰、平段和低谷基礎上,引入尖峰時段,與單純的峰谷分時電價不同,又形成76種電價。
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則有獨立電價。居民生活用電價格統一,一般工商業用電分可以適用單一制和兩部制電價匹配電壓等級形成電價。工業用電適用兩部制電價,還添加裝機容量因素,以100千瓦為分界。一般工商業用電和工業用電按照分時電價標準,總共有49種電價。
依據上述算法粗略估計,北京總計有314種電價。其中對于季節性分時電價和峰谷分時電價的區別在于——是否更換成按四個時段收費的電表。據本報記者了解,更換、未更換的用戶都存在。
異化
電是商品,但在更多的地方,電是一種政策工具。工業大省山東的情況就較為典型。山東省內劃分為四個區域,除居民用電實行統一價格外,一般工商業用電、大工業用電和農業用電電價區域間不同。
區域基礎上,疊加電壓等級、不同電壓等級以及兩部制電價,形成了山東基本的銷售電價體系。居民用電外,有18個細類電價,四個區域,加上兩種居民用電價格,山東電網共有74種電價。
山東2008年前就實行了峰谷分時電價政策,2008年時政策經歷少許調整,主要調整了高峰、低谷、平段劃分的時間標準,并開始試行尖峰時段電價政策。同時將高峰、低谷時段電價按基礎電價上下浮動50%改為上下浮動60%。尖峰時段電價按基礎電價上浮70%。
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今,青島市物價局的一份電價表顯示,高峰時段為8:30~11:30,18:00~23:00;低谷時段為23:00~7:00;尖峰時段為10:30~11:30,19:00~21:00。其余時段為平時段,執行基礎電價。
這意味著每個區域內,在分時電價下將衍生出72種電價,四個地區總計288種細分電價。
工博士工業品商城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商城(m.lmelshi.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電話:021-31666777
新聞、技術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郵箱:syy@gongboshi.com
- 下一篇:機器人產業聯盟進入發展新階段
- 上一篇:先進模式全新社會 該如何理解智能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