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已開始強化在國內生產此前一直依賴進口的鋰離子電池材料。有預測稱,電池隔膜產量到2013年將超過市場需求。 中國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大多是從海外進口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及隔膜等相關材料。特別是隔膜及電解液,為了確保品質,一直依賴海外產品。不過,最近國內企業開始致力于相關研發及引進海外技術,國產化在取得進展。
電池隔膜雖然利潤率較高,但對技術及材料的要求也比較嚴。2009年,中國國內需求為 1.2億平方米,其中80%為進口。中國政府從2009年起實施“十城千輛”示范業務,在25個城市各投放1000輛混合動力車及純電動汽車等電動汽車進行實證實驗。在上海、北京等5個城市施行了電動汽車購買補貼制度,因而鋰離子電池越發受到廣泛期待,作為核心材料,電池隔膜的相關研發及技術引進取得進展。
鋰離子電池材料國產化取得進(主要隔膜企業)
深圳星源材質、南通天豐、佛山金輝及格瑞恩等企業迅速發展壯大。雖然在品質方面尚不及海外產品,但正在以僅為進口產品2分之1到3分之1的低廉價格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務等為武器,不斷擴大銷售。格瑞恩是中國國內首家隔膜專業企業,主要針對國產手機等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用途開展業務。現在的年產能為3500 萬平方米,居全國首位。2011年,建立了年產能為1億平方米的新生產線,如果投入運轉,該公司的年產能將擴大到1.35億平方米,這一規模與2009年的國內總需求相匹敵。
在品質方面評價最高的,是在國內首先引進濕式技術的佛山金輝。如果利用濕式技術進行生產,隔膜的透氣性會得到提高,可生產適合大電流充放電的產品。該公司現在的年產能為1200萬平方米,預定年內增設產能4000萬平方米的生產設備。 不僅是上述2家,眾多企業紛紛開始擴大隔膜生產。
另一方面,電解液的國內年產能將達到2億噸。位居國內業界首位的國泰華榮年產能為5000噸,去年生產了3000噸,相當于國內市場的40%左右,預定年內再增設年產5000噸的生產設備。由于國產化取得進展,因而很有可能出現供應過剩。某調查公司稱,2013年中國國內隔膜市場需求為5.63億平方米,而國內產能將擴大到8億平方米,并且海外企業也計劃擴大至6億平方米。今后,競爭將日趨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