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幅度下滑,增速同比收窄6.2%,同年,東方電氣集團營業總收入426億元,為近年“低谷”。“發電設備市場的黃金十年,已經結束。”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王計直言,未來市場競爭將更激烈。
直面競爭,有能力才有底氣。作為中國最大的發電設備制造和電站工程承包企業,東方電氣選擇專注產業高端,苦練研發能力的創新之路。“要做行業領跑者。”王計說。
主業:專注產業高端
提起市場競爭,有兩件事讓王計印象深刻。
第一件事,東方電氣旗下累計投資18.33億元的多晶硅項目停產。峨眉半導體廠有中國第一條多晶硅生產線,培育出眾多人才。然而就在一年半前,廠里多晶硅項目停產。“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王計說,多晶硅價格從最初每公斤200多美元降至約20美元。
另一件則是好事。2012年,東方電氣推出F級新機型燃機,訂單近100億元,市場占有率超過六成。作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國內能制造燃氣輪機的企業屈指可數,而東方電氣在其中保持了最高的國產化率,達77%。
由此,王計認為:如今做發電設備,需瞄準產業高端,按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走自主創新之路。
在東方電氣的傳統能源發電領域,這個結論正成為現實:火電設備中,清潔、高效是兩大關鍵詞。東方電氣將繼續優化國內主流60萬千瓦機組、提供更大裝機容量的超超臨界機組,發展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等高含硫煤炭的清潔利用技術;水電設備中,建設單機容量超過三峽、向家壩水電站設備的百萬千瓦級機組,高效利用水利資源;在天然氣發電領域,堅持自主研發5萬千瓦重型燃機,為30萬千瓦燃機的研發奠定基礎。
對新能源產業板塊,東方電氣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判定的標準,仍然是“產業高端”。太陽能光伏發電,作為“原料”的多晶硅已經停產,而電池片及組件、太陽能電站項目仍舊繼續;在核電領域自主研發百萬千瓦級機組,已全面進入第三代核電技術項目核島主設備和常規島汽輪發電機市場;整合風電制造資源,推多品種機型,發展大容量風電機組。
技術:“長”“短”搭配的研發體系
產業高端離不開技術創新。
6月27日,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重型一分廠機器轟鳴,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汽輪機項目的工人正在“趕工期”。這種機組中,蒸汽初始溫度可達590攝氏度,顯著降低煤耗,技術國內領先。
不過,在東汽副總經濟師熊興明看來,這種技術已“不夠高端”。下半年,東汽將開工100萬千瓦超高溫超超臨界機組,其蒸汽溫度將達700攝氏度。“近一年來,火電設備技術陸續取得新的突破。”
技術突破,得益于資金投入。東汽等下屬企業科研項目資金近年穩步增加,建有多個大型實驗設備,其中僅轉子實驗臺投入就達1.8億元。2012年,東方電氣集團科研經費達15.75億元,占營收的3.7%,集團副總經理朱元巢表示,未來幾年中,這兩個數字還將同步增長。
集團下屬企業研發創新,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出發點,多圍繞客戶需求進行。如何兼顧中長期科研?2007年,東方電氣集團著手成立研究院。朱元巢介紹,該院著眼于國家戰略方向和行業未來發展,近年投入將保持在“億元級水平”。“長”“短”搭配的研發體系,促成東方電氣集團的“技術爆炸”。企業2012年獲得授權專*39項(含1項發明專*),較2011年增長5.5倍。集團發明專*擁有量排在國內重大裝備制造同行的前列。
出口:拼質量、服務,做出“國際范兒”
海外市場是東方電氣集團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市場需求放緩的背景下,東方電氣集團將視線放在歐洲、南美洲等“新藍海”。
今年上半年,波黑尤樂高(U-log)水電站項目開工建設,其水電機組由東方電機承擔。在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文學看來,歐洲市場對可靠性的要求,使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苛刻”挑戰。波黑要求在連續5年間,電機每年僅有700小時停機維修時間。在中國,這一時間通常超過1000小時。
針對國外標準,東方電氣集團強化海外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重點加強質量控制點管理,同時完善集團質量信息平臺和供應鏈質量管理,力求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句話,把產品做出‘國際范兒’!”陳文學笑言。
服務,是事關“走出去”成敗的重要環節。加快駐外機構建設和布點,則是企業應對之道。目前,東方電氣集團已在印度等地設有子公司和辦事處。今年7月還將在巴西設立辦事處,全面負責市場開拓、售后服務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