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昔日的“五朵金花”已淪落為明日黃花。自2010年我國產能利用率進入下行周期以來,機構投資者對以鋼鐵、水泥、電解鋁等為代表的產能過剩行業就采取回避態度,轉而追逐消費板塊和新興產業公司。
基金大幅低配周期股
從基金2013年一季報的數據看,盡管在經濟復蘇預期下,基金小幅增持了一些周期品種,如采掘、有色等,但仍屬于大幅低配。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基金對采掘業的配置比例為6.42%,比標準行業配置比例少13.15個百分點,金屬、非金屬的配置比例為4.52%,比標準行業配置比例少2.25個百分點,其他如木材家具、造紙印刷、交通運輸、石化等行業的配置比例也低于標配。
事實上,自2010年以來,以醫藥、電子、食品飲料等為代表的成長股超額收益顯著,同時,以煤炭、鋼鐵、交通運輸等為代表的周期品一直機會寥寥。相應地,基金投資出現了明顯的“調結構”趨勢,對于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消費類和新興產業公司熱烈追逐,并愿意為此支付估值溢價,而對于沉陷在產能過剩泥淖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狀態的行業而避而遠之。
處在產能過剩陰霾下的行業業績乏善可陳。從A股上市公司公布的年報和一季報情況來看,鋼鐵行業2012年全行業虧損,一季度略有好轉,但仍處于微利狀態。2012年和2013年一季度凈利率低于5%的行業有:農林牧漁、化工、黑色金屬、建筑建材、信息設備、家用電器、輕工制造、商業貿易。
多位基金經理認為,從行業配置角度而言,在大的去產能格局未發生根本變化的情況下,對于鋼鐵、煤炭等周期品,中長期系統性的負超額收益是常態。雖然存在階段性的超額收益,但這只在經濟出現短周期快速反彈時存在,不過這種階段性超額收益往往迅疾短促,不能戀戰。站在當下的時點上,盡管短期內由于成長股估值偏高,可能出現風格切換,但長期來看,以醫藥、TMT、消費品為代表的成長型行業都將大概率獲得超額收益。
尋找傳統行業新機遇
一些基金經理認為,盡管從行業配置上要盡量回避產能過剩行業,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要適應在行業產能過剩的經濟環境下進行投資,在這樣的環境下尋找投資標的變得越來越難,能夠持續創造價值的公司更為稀少。但任何行業里都能發現好公司,傳統行業里也能挖掘出投資機會。
對此,有基金經理指出,傳統行業的兼并重組、技術升級、商業模式創新等因素將給這些行業帶來新的生機,可以以此為線索找到投資機會。今年我國將治理過剩產能作為調結構的重要方面,采取分業實施、多管齊下的方針,并主要運用市場化手段推進。在一些行業,企業成本如節能、環保、安全等成本將逐步增加,市場倒逼機制將淘汰一批生產不規范、低效率的企業,而能適應成本增加的公司則可能在這個整合過程中受益。再如一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引導新的需求,這類企業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