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對于我國已并不陌生,由D字及G字開頭的高速列車組已在國內眾多高鐵線路上運行。目前,業內預計未來全球高鐵投資將達7萬億,中國高鐵業務進軍國際市場機遇降臨。
我國高速鐵路從無到有,在較短時間里建立起了研發、建設和運營體系。其中2010年12月3日,國產“和諧號”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列車跑出了486.1公里的時速,成為歷史上地面運行最快的交通工具。
如今,我國已構建時速200公里、時速300公里等級高速列車的設計制造與維護體系,并實現了兩個速度等級的動車組的國內設計制造。其中,中國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時速500公里試驗列車,已在滾動試驗臺跑出了逾600公里的最高時速,各項指標良好;其9列時速350公里的國產高鐵于今年4月中標香港高鐵,邁出了中國高鐵闖進國際市場的第一步。
國際市場七萬億潛在投資利好高鐵業務
按照各國公布的規劃,預計到2024年,全球高鐵總里程可達4.2萬公里,這意味著在2010至2024年期間,海外高鐵修建計劃將達1.9萬公里左右。據估計,2020年前,海外高鐵投資將超過8000億美元,其中歐美發達國家的投資額為1650億美元,帶動其他產業創造的市場規模達7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同時也意味著,如果按全產業鏈的增加值計算,高鐵發展對世界經濟的帶動作用則更為巨大,中國高鐵已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出口機遇。
中國高鐵成本優勢打通進軍國際市場節點
目前,中國高鐵技術過關,國產率基本達到70%以上,在目前全球化分工協作生產的背景下,中國高鐵具有出口的實力。數據顯示,國外建設高鐵每公里成本為0.5億美元,而中國只有0.33億美元,相差三分之一。綜合土建和車輛兩個方面的成本,中國高鐵造價只有國外造價的1/3-1/2。比如,國內高鐵的造價一般是1.5億元/公里,德國法蘭克福-科隆線約合3億元/公里,韓國2004年通車的高鐵路基部分造價為2.5億元/公里。
中國高鐵技術是從歐洲引進,在吸收、消化基礎上成長起來的,且結合了中國自己的創新。更重要的是,中國高鐵運營里程數差不多是其他所有國家里程數的總和,運營發展規模和積累的經驗難以被別國超越。同時,在寒冷條件下的高鐵建設方面,中國也累積了經驗。從整體形勢來看,中國高鐵出口積極向好,頗受國際市場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