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后,除了較晚進入這一領域的支付寶,線下交易幾乎占據這些互聯網支付巨頭業務規模的半壁江山。多家支付公司的人士透露,從交易規模看,線上與線下各占一半,但從利潤貢獻上,線下POS業務比線上更賺錢一些,畢竟線上支付早已經白熱化了。
與線上支付類似,第三方支付主導的線下POS交易也要靠“跑量”,來覆蓋成本獲得收益。
一家總部在上海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指出,對于商戶刷卡手續費的分潤,70%由發卡行獲得,10%由銀聯獲得。剩下的20%,由收單環節的多個參與者分潤。
“這其中,有許多人分,支付公司要賺,背后的通道(銀行)也要賺,跨行的資金通道必須通過銀行,搞商戶需要返點。而成本方面,還要扣掉收單機構機具的購置成本、維護成本、風控、耗材,商戶服務,商戶對賬。除非達到一定的規模,其實可以賺的也非常少。”上述支付公司人士說。
一些支付業內人士也談到線下POS交易的一些新玩法。
“現在不少飯店在嘗試類似大眾點評等網上支付做法,其實是通過第三方支付直聯發卡行來完成,這個模式不通過銀聯,發卡行會根據業務創新拓展的空間給予不同的費率,分潤也是在發卡行與第三方支付之間完成。”上述支付人士說,“銀聯對于業務流程有套自己的規則,但是不一定符合市場創新的業務需求,完全是根據各行業來(在業內被稱為MCC標準扣率),餐飲1.25%,普通百貨公司0.78%,航空售票0.38%,只是簡單根據行業來做,對于飯店,不會管用什么支付方式,統統是1.25%。”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支付公司所放的POS機大部分都是在持卡人消費之后第二個工作日到賬,但是持卡人消費資金通常首先到達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賬戶,然后第三方支付通過自己的系統,按照POS機的費率扣除手續費之后再轉入到商戶賬戶里面。
另一支付業內人士說,市場上很多第三方支付有很多其他方式來規避標準費率,銀聯此前也開過多張罰單。
“現在的趨勢是,整個第三方支付的競爭都不會傾向于一個價格的競爭,更多是通過商戶提供增值服務,提供綜合的支付服務來挖商戶。”該人士說,通過POS機,支付公司掌握了商戶的資金流水,便可以審定一個授信額度,將銀行資金對接給商戶,從中賺取一定手續費。
據悉,除零售銀行部外,目前支付公司還與銀行的金融市場部、投行部展開合作,嘗試做一些平臺、中介類的業務,以獲取主營業務之外的收益。
銀聯的憂慮是,第三方支付通過電子商務掌握了大量客戶數據,并向金融領域滲透,“動搖了銀行對客戶的主導權,對傳統銀行業務逐步形成較大沖擊”。
此外,銀聯認為,部分第三方支付在直連的同時存在變造交易類型、套用商戶類別碼等違規情況;在業務開展過程中通過截磁截密、私自留存持卡人敏感信息,也讓持卡人的賬戶信息安全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