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高速發展的2004年~2006年,全國新增火電設備的裝機容量為1億千瓦左右。全國火電裝備制造產能已經達到1億千瓦,而從2008年開始,我國火電設備市場迅速下滑,近幾年始終維持在5000萬千瓦左右的水平,比過去高峰年份銳減50%,裝備制造產能過剩問題凸顯。”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研究室主任孫德意在近日舉行的“產能過剩治理”研討會上如是說,產能過剩導致裝備價格下滑嚴重,2013年火電設備價格較高峰年份下降了近40%。
據中電聯最新數據統計,1~5月份,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1733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59小時,降幅較1~4月份擴大23小時。全國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999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17小時,降幅比1~4月份擴大14小時。今年來看,處于產能過剩、價格下跌困境中的發電設備制造企業日子仍不好過。
發電設備產能過剩凸顯
2013年,我國發電設備產量約1.2億千瓦,約占全球總量的60%。隨著國內電源結構和建設規模的調整,國內市場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預計會穩定在5000萬~6000萬千瓦的年均裝機水平,這就意味著必將產生一定程度的產能過剩,而常規火電機組產能過剩的矛盾更加突出。
“在水電設備方面,當前,國內水力發電設備企業(含外資企業)已經具備年產2500~3000萬千瓦的能力,而今后幾年國內年均水電新增裝機需求只有1200~1500萬千瓦左右,2020年以后國內水電設備市場總體需求預計會降到500萬千瓦/年以下,這意味著大量的過剩產能將另覓出路。”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建華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以來,我國東部沿海核電加速開建的呼聲日益強烈,給長期處于“訂單荒”
困境中的核電設備制造企業帶來一絲曙光。事實上,我國已經具備年產10臺套核電設備的能力。然而根據現有的信息,我國今后每年的核電市場預期為2~3臺機組,未來核電裝備制造的產能必將出現放空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將會在2014、2015年陸續出現。但從目前看,國內核電裝備市場形勢總體上供大于求。如果核電建設不能做到持續、穩定、均衡,不僅經濟損失巨大,而且會喪失全球背景下的核電新一輪發展機遇。
反觀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設備行業,雖說今年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激勵下,行業迎來了“回暖”的“第二春”,但是其價格卻大幅度下跌,即便政府提高了相關電價補貼或加大支持力度,但對于大多數制造企業來說,仍舊面臨著較大的資金壓力。
“一方面產能過剩倒逼制造企業轉型升級,行業集中度得以大幅度提高。但另一方面,大量的過剩產能如果無法得到有 效釋放,對制造企業來說無疑是天大的災難。”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白文波告訴《中國電力報》記者。
制造企業尋求多元化布局
面對國內發電設備市場產能過剩的情況,我國制造企業一方面進行大容量、高參數等清潔高效發電設備的研發和規模應用;另一方面從以傳統火電設備為主的經營模式過渡到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等多電并舉的模式。在鞏固國內市場的同時,加大力氣開拓國際市場。
事實上,雖然我國已成為裝備制造業大國,但還不是裝備制造業強國,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研發設計水平較低,試驗檢測手段不足,關鍵共性技術缺失。二是基礎配套能力不足,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基礎制造工藝落后,關鍵材料依賴進口。三是產業結構不 合理,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四是發展質量效益不高,目前我國裝備工業增加值率26%,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6~8個百分點。
在孫德意看來,我國電力設備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占有率逐年攀升,已經具備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近年來我國電力的發展帶動了電力裝備業的蓬勃,發電設備企業“走出去”的形勢良好。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承接了許多海外項目,直接拉動了電力裝備的輸出。同時,我國的電力裝備可靠、穩定,且在價格方面有較大優勢,整體形成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以備受矚目的巴西電力市場為例,我國水電設備、光伏產品、高壓開關產品大批量走出國門,以其優異的性能和高可靠性為巴西世界杯期間比賽場館和城市居民用電提供了保障,這意味著西方國家原本對于我國電力裝備的質疑已經打消,開始接受我國的電力裝備。